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正文

美版《甄嬛傳》 皇后娘娘吐槽:本宮怎麼說?【5】

2014年05月04日07:30|來源:海外網|字號:

《甄嬛傳》的藝術成就

76集的篇幅不可謂不長,但很多人卻坦陳,這是近年來少有的看完整的一部戲,甚至還不止看一遍。《甄嬛傳》到底是憑什麼吸引了觀眾?

“典型”歸來。隻有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一部作品才能完美。《甄嬛傳》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以精雕細琢的工夫,塑造出一批生動而富有意味的藝術形象。皇帝、妃嬪、宮女、太監,個個有血有肉、鮮活欲出。比如,同樣是敢愛敢恨,甄嬛率性傾情、運籌帷幄,以自己的成功實現了對封建宮廷的反抗﹔眉庄卻是“寧可枝頭抱香死”,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同樣是位高恃寵,華妃艷烈灼目、恣意張揚,皇后卻是將所有的恨意藏在一縷微笑中。每個人都是典型,是一個群體的代表,但同時又是獨特的“這一個”。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這些典型人物,藝術的傾向性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而一旦失去了所生存依托的典型環境,也就失去了全劇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

講好故事。結構縱橫捭闔,情節環環相扣,是《甄嬛傳》吸引人的重要原因。而決定全劇敘事張力的並非隻有歷史的大背景,更有起伏跌宕、揪心裂肺的矛盾沖突和情感糾葛。它以甄嬛的命運沉浮為核心,從歷史的深層發掘出了無數鮮活生動的細節,著力於在人與歷史相交匯的點、線、面上設置情節、鋪陳敘事。像文字獄勃興、“血滴子”行動、准噶爾叛亂,這些人物、事件交錯發展,彼此制約,立體地而不是平面地、多線地而不是單線地構成了一個懸念疊出的故事鏈條。觀眾被裹挾在波翻浪涌之中,欲罷不能。

精心磨礪。《甄嬛傳》的精品意識讓人叫絕。飲食、服飾、醫藥、器物、禮儀、官制,等等,足夠的細節真實把人物放在了特定的藝術氛圍裡,不僅烘托出人物的內心情緒,更給觀眾以強烈的感染。《甄嬛傳》的語言更是傳神而多彩,詩詞和人物、故事緊緊糅合,熔鑄在整個藝術形象中。不能不提的還有演員的表演,像皇帝的飾演者陳建斌,對角色的塑造高屋建瓴,於平實中見深度。甄嬛的飾演者孫儷,則於淡雅中見奇崛,將自己的激情潤物無聲般浸透到人物的每一個人生情境裡,讓觀眾切近地感受到人物的生命氣息和精神光澤。

《甄嬛傳》的啟示

《甄嬛傳》播出已逾兩年,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甚至還針鋒相對。但不可否認,《甄嬛傳》的受眾愈來愈廣,傳播天地愈來愈大,給整個電視劇的創作生產帶來深刻的啟示。

藝術規律不會過時。當前一些影視作品,有意無意忽略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忽視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的精心塑造,甚至認為創新就是專門和傳統“對著干”,隻有“奇觀”和“類型”才能與國際接軌。其實,最本真的東西恰恰是藝術作品最應堅守的魂魄。如何既維持住歷史與現實的基本色調,又能滿足觀眾的現代意識和個性要求,需要開拓出影視劇創作生產的新范式。《甄嬛傳》不蹈歷史劇戲說的舊轍,也不循唯史實是瞻的圖解式老路,實現了一次頗具文化意義的藝術突圍。它讓我們深切地認識到,文藝創作的基本規律不會過時,如果不能用好看的故事吸引人,用生動的典型感動人,用精良的制作愉悅人,再深刻的思想都無從談起﹔自然,藝術也需蘊涵思想的精靈,否則就喪失了靈魂,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責編:牛寧)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甄嬛傳 美版 Cinemax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江澤民胡錦濤等卸任領導人都在哪露面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武大女神" 賞櫻照爆紅 似民國少女穿越

探秘美麗空姐航班起飛前的准備工作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