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商城中原創投成渝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新思潮>> 正文

周余雲:中國共產黨的國際形象如何“升級”

2014-07-07 13:41:00|來源:《求是》|字號:

  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及成功經驗,把中國推向國際舞台的中心,而引領這場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中國共產黨也逐步成為國際舞台上的聚光點。國外政黨政要、新聞傳媒和專家學者站在多維角度,從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實踐出發,勾畫出中國共產黨的國際形象。

  一、勇於開拓創新的黨

  長期以來,西方社會出於意識形態偏見和潛意識中的排斥,把共產黨視為僵化、保守的代名詞。歐洲馬達裡亞加基金會執行主任德福安表示:歐洲人深切了解僵化與保守的蘇共,而“中共與蘇共不一樣,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現代化和改革開放的領導力量”。歐盟委員會新聞發言人科恩認為,中共領導人展示出的務實開放形象,讓歐洲看到一個與想象中不同的共產黨領導人形象。法國《世界報》認為,“今天再也不能把中共政府描繪成另一個時代信條中過時的、已廢棄的、教條主義的、僵化的老人政府。”加蓬《晨報》記者弗雷迪認為,今天的中共是一個充滿創新性、開放性、建設性的政黨。許多西方人士認為,中共保持活力和中國獲得成功的關鍵,就是中國共產黨善於開拓創新。德國聯邦議院聯盟黨議會黨團干事長格倫德認為,中共之所以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主要源於其不斷創新和變革,不拘泥於意識形態的束縛。墨西哥民主革命黨前主席加西亞表示:中國共產黨思想活躍,敢於進行理論創新,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是中國成功的關鍵。瑞典社民黨議員、議會對華友好小組主席海斯泰德在訪華時表示,通過對中共組織架構、運作方式和黨政關系的考察,已經深切了解到中國共產黨能夠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改革創新,在學習中發展壯大,是一個與時俱進、生機蓬勃的政黨。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正是中國共產黨的開拓創新,才解決、跨越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溝坎,以此加強黨自身的號召力、凝聚力。歐洲左翼黨主席比斯基認為,中共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已成為一個開放學習型政黨,能夠直面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並加以解決。俄共中央委員庫普佐夫認為,作為一個組織強大的政黨,中共應對國際經濟危機的政策卓有成效。中共的長期奮斗史就是一部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過程中,中共能夠根據發展需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調整方向,作出正確抉擇。孟加拉國前駐華大使孟什表示,中國取得成功最大的原因在於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務實政黨,始終對人民負責,真正了解中國的問題,形成了改革共識,選擇了正確的改革路徑。黨內的改革共識形成了黨的凝聚力。著名學者約瑟夫·奈指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數以億計的中國人擺脫貧困,在經濟管理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這是中國共產黨軟實力的重要來源。中國共產黨的軟實力是這個政黨本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吸引黨員和群眾自願跟隨的能力。中國夢也將成為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巨大軟實力。

  二、致力民族復興的黨

  在多數西方學者眼中,西方政黨作為多黨競選體制中的選舉黨,“憂權位甚於憂國運”,而中國共產黨始終以民族復興為己任。西方媒體普遍認識到,中共是當代中國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會基石,有著強大的組織力量和嚴格的組織紀律,有效領導著社會各階層,與西方多黨體制下的政黨相比,中共更具理性和公德心,歐美國家政府沒有資格給中國上課。俄羅斯前駐華大使拉佐夫表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並自信地向前邁進。澳大利亞前駐華大使芮捷銳表示,“中國共產黨結束了中國持續100多年分裂和落后的悲慘歷史。實施對外開放政策,積極融入到國際社會中,發展成為非常強大的國家。”西班牙西中企業家委員會前主席恩裡克·凡胡爾認為,中國共產黨結束了外國侵略和中國備受凌辱的歷史,重建國家的統一,使中國成為一個在國際社會備受尊重的大國﹔作為一個致力於改革開放的政黨,中國共產黨使自己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經濟革命的主角,從來沒有一個如此龐大的民族、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實現物質生活條件如此根本性的改善。伊拉克駐華大使阿卜杜中肯地表示,作為歷經戰亂和動亂的國家,中國經歷了坎坷。現在中國變得更加成熟,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理性的、充滿智慧的、非常平穩及循序漸進的政策和措施,中國可能處在比較落后的階段,至少達不到現在的發展局面。

  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后,國際社會反應強烈。美國《赫芬頓郵報》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中國夢”表達了中國的時代精神,是動態綜合了“現代中國”、“全球中國”、“文明中國”等三個元素的三聯畫:“現代中國”強調既要保持共產黨傳統的連續性,又必須有所創新與突破﹔“全球中國”強調的是在中國成為全球變革推動力量的背景下中國和平發展的願景﹔“文明中國”強調的是中華文明的復蘇和中華民族的復興。南非前總統府部長帕哈德表示,中國夢和非洲夢遙相呼應,中國的崛起有助於非洲國家的發展﹔改革是中國發展的動力,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展示了中國在經濟、社會等領域深化改革的決心,30多年的改革開放讓中國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中國共產黨有能力、有魄力將改革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期待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為世界經濟作出突出貢獻。巴基斯坦政策研究所所長哈利德·拉赫曼表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承前啟后,堅定了繼續改革的思路,反映了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的高瞻遠矚,為中國未來的發展定下了基調﹔在中國夢的鼓舞和激勵下,中國將朝著更加繁榮、富強、和諧的道路發展,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

  三、善於順勢應變的黨

  國際社會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成功之道,在於擁有包容開放、能夠化解外部沖擊的柔韌性,在於擁有把學習與調整、傳統與現代、國際與國內結合起來的順勢應變能力。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認為,中共“擁有卓越的適應變化和自我修正的能力”,現行的政黨體制具有決策快、效率高、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土耳其前駐華大使埃森利認為,西方媒體戴著有色眼鏡,將中國描繪成臆想中的“他”者,這是西方式的傲慢與偏見﹔中國共產黨領導制定和實施了開放政策,中國發展模式並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模式。一些學者認為中共具有強大的學習、適應能力,能夠與時代同步。英國學者馬丁·雅克認為,當蘇共日益變得麻木而僵化時,中國共產黨卻表現出極大的創造力和靈活性,完成了從革命組織向執政黨的轉變。中共具有更多的合法性,這種合法性來自於歷史的選擇、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成功的經濟發展。德國學者海貝勒認為,中國共產黨的適應能力包括五大元素:即為公民接受的合法性、調解和控制社會的能力、資源汲取能力、與新興社會力量協商的能力、學習能力。美國學者斯塔爾認為,中國共產黨的學習除了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之外,還培養了自己的黨員干部善於團結大多數群眾的能力,並塑造了為人民服務的優秀品德和堅忍不拔的毅力。玻利維亞駐華大使羅德裡格斯表示,中國共產黨所進行的每次改革都具有深刻的時代特征,它的執政能力將各種力量引導到共同的道路上,很少有執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具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將每一步和下一步連接起來,成功地連續實施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帕斯奎諾認為,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強大並善於學習、調整與吸納的執政黨,力求包容中國不同社會階層和社會群體的利益。阿富汗前駐華大使蘇爾坦認為,中國共產黨把古老的傳統文化精髓應用和保護起來,具有強烈的主權意識和熾熱的愛國情懷,這是中國人民能夠團結、包容和融合在一起的關鍵所在﹔中國共產黨在制定政策時,注意把國內外形勢結合在一起。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認為,中共把中國的傳統價值體系與現代社會相結合,創造了經濟增長與發展的新模式。傳統價值中的“中庸之道”為社會、經濟與政體注入了平衡與和諧。

  四、具有全球影響的黨

  很多西方專家學者表示,過去在參加國際會議,討論世界經濟、國際關系和發展模式時,大多數學者都是往歐美國家跑,很少到中國來,而且會議的主題也較少涉及中國和中國共產黨﹔而現在,西方終於掀開意識形態的帷幕,“有史以來第一次開始認真審視和理解中國的發展模式”。一些歐美學者開始跳出傳統的政治經濟研究范式,注意到中共在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中樞神經作用,認真研究中共治理模式的獨特內涵及其全球示范效應,力求破解中共長期執政的“迷思”,積極探究中國成功的“秘密”,思考“中共長期執政對西方和世界的影響”。俄羅斯前駐華大使拉佐夫認為,中國經濟已經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為中國共產黨,世界經濟才得以“上浮”。英國《金融時報》前駐北京記者理查德·麥格雷戈在題為《五個關於中國共產黨的迷思》的文章中認為,中國有很多方面的重要經驗可以傳授給其他國家,如通過在各地試點來微調改革、管理好城市化進程、使大城市不出現大規模的貧民窟和棚戶區等。韓國學者趙英男認為,中國共產黨成功的秘訣,一是精英政治穩定,二是經濟騰飛發展,三是國民廣泛支持,四是國際地位上升。德國社民黨“基本價值委員會”副主席托馬斯·邁爾認為:無論是中國的外交政策還是國內政策,都具有全球意義。南非共產黨國際關系書記馬特哈克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成就有利於形成世界多極格局,對世界人民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人民意義重大。委內瑞拉國家電視台記者雷蒙多表示,中國經濟的發展給人民帶來很多實惠,同時也使中國成為世界其他國家在經濟決策時參照的樣板。澳大利亞前駐華大使芮捷銳表示,中國共產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行動迅速而堅定,這不僅有利於中國自身的復蘇,也有利於世界經濟的復蘇。意大利前駐華大使嚴農祺認為,“中國共產黨是開放的,對國際形勢的分析很有價值。中國已經在國際事務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承擔很重要的責任,同國際社會一起積極參與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推動了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誠然,國際社會也看到了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一系列挑戰,如經濟社會改革的艱巨性、外部環境沖擊的嚴峻性和黨自身建設的長期性,期待著中共能夠順利化解挑戰,走出一條發展中國家邁向現代化的新路。

  蘇東劇變之初,國際社會就有人認為:中共重蹈蘇共覆轍只是時間問題﹔但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穩定發展與和平崛起,國際社會逐步認識到“中共不是蘇共,中國不是蘇聯”,力求破解“中共執政之謎”,開始認同“中國道路”的有效性。歷史給人們一個直觀感覺,那就是:隨著中國共產黨的與時俱進,國際社會對中國共產黨的認知在與時俱進,中國共產黨的國際形象也在因時而變。

(責編:牛寧)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國際社會 中國共產黨領導 國際事務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中共中央領導人的軍裝照(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北京篇 (高清)

江澤民胡錦濤等卸任領導人都在哪露面(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