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5 09:20:58|來源:海外網|字號:
8月11日,田朴珺的新書《習慣就好》發布,她在發布儀式上做了深情款款的演講。
海外網8月15日電 據觀察者網綜合報道,8月11日,田朴珺的新書《習慣就好》發布,她在發布儀式上做了深情款款的演講。田朴珺用異常坦白的方式總結了自己“被女友”之后的心路歷程,更是講述了從中戲被退學到跨入地產圈、紐約求學直到交往王石過程中的許多細節。新書首發的第二天,澎湃新聞專訪田朴珺,從演講到採訪整個過程中,田朴珺都在傳達“女性獨立”的理念。談及網上熱傳的“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一文,田朴珺表示部分認同,她稱缺乏父愛導致中國男人越來越不像“男人”。
《習慣就好》是田朴珺的首部個人隨筆集,選擇了留學紐約的經歷為創作背景,回顧了從“中戲被勸退”到進入“曼哈頓主流圈”到回國成為“中國合伙人”制片人的經歷。田朴珺透露,自己的新書“不熬雞湯,隻啃骨頭”,“大家都知道我有很多男閨蜜,知道我出書,他們都很支持,但表示不會買給老婆看,隻會買給女兒。你看,男人就是這麼的矛盾。”
田朴珺表示自己和王石“摳門摳到一起”:“他向我提出做他女朋友時,我當時的反應是,你也喜歡女人?我們倆是摳門摳到一起了。在紐約,我沒指望跟他有豪華游,如果是他安排的路線,基本是地鐵轉公交。有一次有個朋友跟我們一起,腿都走軟了,徹底服了,行行好,打車,我掏錢!我們倆看看快下雨,就同意了。認識王老師之前,我的圈子蠻高端的,跟王老師認識后,因為他不善交際反而疏遠了。”
田朴珺還回憶自己不知不覺間接受了王石的價值觀,學會了對物質的放下:多數時候,兩人外出購物先看打折商品。有次田朴珺看上了一件新款大牌衣服,再看價格是八千美金。王石說了句:其實一般啦。田朴珺也就作罷。等走遠了王石才帶著壞笑說:其實真挺好看的。
以下為澎湃新聞對田朴珺的專訪:
對話田朴珺
記者:我注意到你這本書的封面,沒有一般腰封上的那些名人推薦,這是你的想法還是出版社的意見?
田朴珺:這是我們溝通的結果。我真的很喜歡自己這本書,是我個人價值觀的體現。我的性格是不喜歡求人的,也不喜歡麻煩人。所以一個人就把這本書包辦了,從前言到后記,一直到腰封。
記者:我注意到昨天演講時,你很激動,說了 “That’s bull shit”(胡扯)。
田朴珺:That’s bull shit。Right? 因為我沒有刻意去給誰留一個好印象。我覺得不需要。這不是一個榜樣的時代,沒有偶像也沒有榜樣。我隻想展現真實的我是什麼樣子。我們確實不能跳離這個社會去單獨成長,但是我們可以跳離別人的眼光。
記者:你在書中寫到了姥姥對你的影響,你覺得她身上那種堅韌的中國女性傳統之美,現在這個社會依然需要嗎?
田朴珺:當然,中國女性特別堅強偉大。其實姥姥常跟我說一句話,人隻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包括她告訴我說,小的時候應該多去吃些苦,因為年輕的時候吃苦不算苦。老了吃苦才是真的苦。我姥姥這一篇其實是全書最后(完成的)一篇。寫到她的時候基本上是哭了一禮拜寫完的。后來我把這篇文章念給我的朋友聽,我的朋友就說了一句話,你有這樣的姥姥,有什麼委屈不能受。
記者:你呼吁的女性獨立,和女權主義有什麼區別?
田朴珺:我不是一個女權主義者。這兩者(女權主義與獨立女性)是有區別的。女權主義者給我的感受就是,好像我們才是這個社會的主宰。女權主義者認為這個社會高職位的比例應該是65%對35%。我覺得我是一個女性獨立主義者,50%對50%就可以了。(笑)
記者:你說過女人要經濟獨立和思想獨立。經濟獨立方面,你從事地產業的第一桶金是如何賺來的?當時的困難是什麼?
田朴珺:那時候是2006年。因為我什麼都不會,人家能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我那時候其實是不拿工資的,但我也要有生存的來源。所以我跟老板講,你做成項目我再拿錢,做不成項目我就不拿錢,就當學經驗了。老板當然很高興。然后我就去上班了,很認真工作。我覺得我沒有在幫別人打工。很多時候我們有一種心態,反正我是給人打工的,就無所謂了。就是因為這種心態使得你不進步,不要認為你是給他打工的。每個人說到底都是在為這個社會打工。老板也是在給社會打工。
我自己創業在帶團隊的時候發現,當老板真的有當老板的苦。現在小孩有很多東西不會,連怎麼訂機票你都要教她。我就跟公司90后的小孩說,我不怕你不會,我可以教你。我就怕這個人不懂,沒有責任心,“差不離就行了”,這個不是我能教會你的。可能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這個事情你既然做就一定要做好,做不好就要重做。
記者:思想獨立方面能不能給我們解釋下。
田朴珺:昨天我做了個微訪談,其中被問到最多的就是我今年二十幾歲,好像時間不多了到底是嫁人還是工作。我覺得沒有萬金油的答案。我能傳遞的就是一種獨立的精神,就是你要相信自己能掌握命運。
男人在社會生存中壓力也非常大,你為什麼把你全部的生活壓在一個男人身上?如果我是男人,我也會想跑的。當你變成一個獨立個體的時候,你會更有魅力地成為另外一半的支撐,才能風雨同舟,走得更遠。
記者:前段時間有一篇文章“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在網上傳播非常廣,文章中觀點你認同嗎?
田朴珺:部分認同。因為我覺得,為什麼這個社會有一點扭曲?因為男權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造成大部分小朋友都是由媽媽帶大的,其實就是和一群阿姨帶大的。所以男孩大部分是和女生長大的,父愛缺失。尤其這個社會還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體系,往往很難得到一個男性力量在你身邊,導致中國男人越來越不像“男人”。
田朴珺 王石 會談 獨立女性 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