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0 09:23:22|來源:中國青年報|字號:
從楊曦光到楊小凱,從林正誼到林毅夫
楊小凱與林毅夫之間關於中國改革道路選擇問題的論爭,曾經被這樣描述:“這個當年最著名的經濟學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很多人分析中國當代經濟的兩種范式。”
這場具有標本意義的辯論因改革前途的分歧而生,而兩人人生軌跡的交叉,則源自中國改革的起步。
1979年的長沙,在湖南新華印刷二廠做校對工的楊小凱正日夜加緊復習,准備報考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研究所的實習研究員。千裡之外的台灣,在金門當兵的林毅夫已經做好橫渡海峽的准備,他最終成功偷渡到大陸,並在不久后進入北京大學經濟系讀書。
在此之前,他們各自的人生經歷都堪稱傳奇。林毅夫年少時就崇拜修都江堰的李冰,有“將振興中華之責任,置之於自身之肩上”的抱負。他后來成為被蔣經國稱為青年榜樣的明星軍官,心中宏願並未消失,“日日看到大陸的山水,不游過來,我內心就不能平靜”。
年長林毅夫4歲的楊小凱也有著同樣的雄心。那時候他還叫楊曦光,少年老成,曾效仿毛澤東橫渡湘江,隻身到湖南農村進行社會調查。他是一個共產主義者,並認為自己有義務向毛主席匯報這個國家前進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文革”中,20歲的楊小凱寫下一篇題為《中國向何處去》的大字報。他認為,當時的中國存在新的特權階級,要建成巴黎公社式的民主政體,必須再來一次新的暴力革命。
這張大字報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康生和江青震怒於這種完全擺脫官方意識形態的大膽觀點。他被以反革命罪判處入獄10年。
某種意義上,革命的無常與監獄10年重塑了楊小凱。“在經歷過革命的騷動,有過被剝奪社會地位的痛苦經歷,受盡侮辱和羞恥后,秩序和理性的恢復對我來說像是雨后的陽光。我像所有參加過革命的舊日貴族一樣,在秩序和理性恢復時,感到深深的歉疚——為我過去革命的狂熱。”他曾這樣回憶道。
他的朋友黃有光、朱學勤都認為,楊小凱經濟學思想中對於政府之手的懷疑和警惕,與他在“文革”期間的遭遇不無關系。
林毅夫到達百廢待興的大陸后,最早希望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卻因“背景復雜”被拒絕。后來北京大學經濟系副主任董文俊與他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談話。“說話很有分寸、認真嚴謹,是個想搞事業的人,不像有什麼特殊目的。”董后來這樣回憶當時對林的印象。
進入北大后,這位沒有經歷過“文革”與“上山下鄉”的台灣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的碩士研究生,很快顯露出天賦,在同學中脫穎而出。
他將自己的名字林正誼改為林毅夫,取自《論語》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差不多同一時候,長沙的楊曦光也放棄了舊名,改用自己的乳名“小凱”。
張維迎,專業思想,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