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正文

林毅夫:我與楊小凱和張維迎到底爭論什麼【5】

2014-08-20 16:25:54|來源:中國青年報|字號:

  眾士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楊小凱2001年在天則經濟研究所的演講,后來屢屢被人提及。當時在現場的財經作家蘇小和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回憶,那是他第一次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叫做楊小凱的經濟學家,“瘦弱,有些蒼白,在那個所有人都在談論‘后發優勢’的時代,為我們慢慢講述著‘后發劣勢’的課題。”

  “模仿制度比較困難,因為要改革制度會觸犯一些既得利益,因此落后國家會傾向於技術模仿。但是這會給長期的發展留下許多隱患,甚至長期發展有可能失敗。”在那個寒冷的冬天,楊小凱引用了經濟學家沃森提出的一個概念,“Curse To The Late Comer”,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對后來者的詛咒”。

  “后發優勢”最著名的信奉者當然是林毅夫。在1994年出版的《中國的奇跡》中,他作出了中國經濟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有可能在2015年趕上美國的判斷。

  留學歸國后的體制內經驗,讓林毅夫成為一個務實的政策研究者,他不再毫無保留地信奉他曾投身的芝加哥經濟學派——這一學派以相信自由市場在經濟運行中的自我調節力量聞名於世。

  1988年是他學術立場發生根本轉變的關鍵一年。那一年,他參與討論治理通貨膨脹,“當時直接用了停項目、砍投資的行政手段,而不是按照西方教科書裡寫的那樣提高利率、增加投資成本。一開始我也不理解,但后來想通了,面對的現實條件不一樣,最優選擇也就不一樣。如果照搬從美國學的方法,大量資不抵債的國有企業破產怎麼辦,國防安全又怎麼辦?”

  林毅夫稱這種學術思維轉變為“頓悟”。“有多少人親自參與過改革決策的討論,又有多少人真正去面對過這個過程?”他強調,自己也是“去西天取過經的人”,“但我和其他人不一樣,他們總以為發達國家有一本‘真經’,但我終於發現,這樣的‘真經’並不存在。”

  因此,林毅夫對楊小凱演講觀點的反駁絲毫不令人奇怪。他不認為一個后發國家隻有完成英美式的制度變革才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他以推行“休克療法”並發生經濟動蕩的前蘇聯與東歐為例解釋雙軌制存在的合理性,“保留計劃軌會滋生腐敗,在政治上的代價很高,當市場的那一軌相當強大以后,放棄的經濟代價變小,實現市場單軌的時機也就成熟了。所以,雙軌制是給進一步改革創造了條件,而不是像楊文所認為的,強化了國家機會主義”。

  林毅夫專門將反駁文章寄給楊小凱,並收到了回應文章。楊小凱寫下一些相當嚴厲的批評:“林文強調漸進改革的好處,我們認為一個獨立的學者要研究漸進改革中的兩難沖突。”

  2002年,兩人的文章同時刊登在當年春季的《經濟學(季刊)》上。這本學術期刊由當時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辦,林毅夫是該中心主任。

  這場論辯發生后不久,楊小凱被確診為癌症晚期。

  2004年7月,楊小凱去世后,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舉行悼念座談會,主辦者和主持人都是林毅夫。他在發言中說道:“公開的學術爭論,言辭難免尖刻……眾士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責編:宋勝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張維迎,專業思想,球員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吉林篇(高清)

閻錫山在山西的最后時光(組圖)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