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7 09:20:41|來源:海外網|字號:
奧尼爾冰桶挑戰
冰桶活動在國內外風靡了近兩個月,但你真的看懂游戲規則了嗎?這場活動無疑是一場病毒式傳播,要麼捐款、要麼淋水,“逼得”名人紛紛濕身。而這其中,奧尼爾可算是最深諳規則之人,隻淋了一滴,既未濕身,也不用捐款,夸張的表情明顯是樂在其中。
“冰桶挑戰”的規則是以1:3的比例放大,這個比例有多厲害?北京東博文化研究院學者劉仰26日在文章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古代印度有個故事,說是某個國王要獎勵一個人,問他想要什麼,他說:象棋棋盤一共有64個格子(印度古代象棋就是現在國際象棋的起源),國王如果要獎勵我,就在第一個格子上放一粒米,第二個格子放兩粒米,以此類推,以后每個格子都加倍,放滿多少米都給我。國王心說:這還不容易,好吧,答應你。結果國王很快發現,全國的米都搬來都不夠。
這個故事只是說以1:2的比例放大,數學上屬於2的N次方,而冰桶挑戰是按1:3的比例放大,數學上屬於3的N次方,其放大速度比64個象棋棋盤格子要大得多,也就是說,參加這個游戲人數的擴展膨脹非常迅速,但實際上募捐到多少錢呢?
據8月20日的統計,國內罕見病機構瓷娃娃一共募集到110萬元,其中100萬是王思聰一個人捐的,也就是說,剔除這一個人,如此轟轟烈烈的慈善募捐隻募集到10萬元。這與1:3放大的速度很不相稱,為什麼?
因為規則!要麼挑戰,要麼捐款。參與者在淋水時已經起到了號召別人出錢的作用,這就是慈善的意義了吧。何況連比爾 蓋茨都帶頭接受挑戰、不出錢,那普通人都淋水了還捐款干嘛?而且澆一桶冰水,還能露個臉,掙個好名聲,比出100元劃算多了。
有人肯定會說,很多參與冰桶的人也都捐款了呀,他們都是淋水后捐錢了的。比如標哥,上演了一出“胸口碎大冰”的好戲,淋完冰水后,還在盛滿冰塊、冰水的垃圾桶裡泡了半小時。原本挑戰完不需要再出錢,以標哥接受“冰桶挑戰”的程度和級別甚至可以保証他們全家每個人都不出一分錢,但他還是出了100萬。
不過到底有多少個願意主動打破規則的陳光標呢?數據告訴你,很少。
根據ALS官方網站給出的數據,截止8月19日(比爾 蓋茨已經完成挑戰),ALS協會收到2290萬美元。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多麼?在錢款數之后,網站還有一句話:除了已經有的捐贈人,這些捐款還來自453210個新的捐贈者。
來做一個小算數:如果按冰桶規則,每個人都捐100美元,453210個人就能捐近4532萬美元。可是大家都更願意選擇接受冰桶挑戰不出錢,最后官網隻收到了一半不到的捐款,這其中還包括一直關注ALS的(去年同期捐款數有190萬美元)。
顯然ALS官網公布的45萬個人之中並沒有“億萬慈善家”比爾 蓋茨,也沒有在各種媒體上佔據版面的“名人大佬們”。
的確,比爾 蓋茨是參加了冰桶挑戰,感謝他為漸凍人症的普及作所的貢獻。可是,或許他也應該感謝冰桶挑戰,讓他能借此親自參演了一部微軟surface pro3的推廣視頻,他身穿藍色筆挺襯衫,從用鉛筆畫草圖到親自帶面具焊接,並在surface的幫助下最終DIY了一台自動澆冰水機,充分顯示了就算微軟已經不太行,但自己還是又酷又有錢。
冰桶挑戰的本意可能是為了讓慈善擴散,可是,恰恰又是設立的規則本身使它卻放大成一場名人的作秀。像標哥這樣又淋水又捐款的做法,不僅是破壞了原始的慈善規則,更會讓其他參加冰桶沒捐款的名人的虛偽慈善無地自容。
不過也不能怪這些名人虛偽慈善,活動的規則本來就是:要麼捐100美元,要麼澆水,他們都已經“濕身”了,還有什麼理由去怪他們不捐款呢?
好,不去怪他們,我們隻看這件事。中國政法大學馬哲碩士趙超曾在觀察者網撰文,一語中的“慈善不重要,點名才重要”。冰桶游戲規則之一,就是接受挑戰后點名3人繼續,點名已經如同泰坦尼克號的頭等艙船票,成了驗証是否屬於上層階級的身份証明。
劉仰也對此做了一個形象的類比:我小時候經歷過貧窮的年代,不知道其它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有沒有與我同樣的一個感受——如果不小心摔了一跤,寧願擦破皮膚、流點血,也不希望衣服褲子蹭破了。因為擦破皮過幾天就長好了,衣服褲子破了就無法彌補。那是貧窮時代的窮人心態。如今接受冰桶挑戰的有錢人、名人等於是寧願挨點皮肉之苦,寧願冒著感冒、舊病被誘發的可能,也不願出那100美元。他們是有錢人、名人,100美元對於他們根本不算什麼,不像我小時候一件新衣服非常難得、非常珍惜。他們接受“冰桶挑戰”就像說,我不願出這100美元,但我願意帶頭號召大家出錢搞慈善,好名聲歸我,出錢歸你們。這莫非才是慈善的本質?
陳光標 澆水 名人 冰桶挑戰 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