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1 08:36:21|來源:中新網|字號:
中新網9月30日電 9月23日至24日,中日有關部門舉行了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雙方就東海有關問題及海上合作交換意見。日本新華僑報刊文表示,中日關系今后或許進入一個更加務實的階段。隻有重新構筑中日關系政治互信的基礎,兩國關系才會出現根本性的轉變。
文章摘編如下:
2012年9月,由於日本民主黨野田佳彥政權對釣魚島實現所謂的“國有化”,導致中日關系跌入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最低點。其后,自民黨重新執政,安倍晉三梅開二度出任首相,對華政策實行“硬碰硬”,中日關系仍處僵局、政府高層交流更是停滯。
在這種背景下,無論是此次中日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還是不久前中日外長在國際會議場合的非正式會面,以及日本經濟界高端訪華團,都是在釋放著一種積極信號。但是不得不說,這與中日關系的真正改善還相距甚遠,不應做過於樂觀的解讀。
應該看到,從海洋磋商的層級來看,主要限於司局級,而且會談主要領域限定在防止擦槍走火等緊急事態上。而日中經濟協會訪華團的“修橋鋪路”之旅,主要表現日本經濟界的“積極態度”。
9月3日,安倍進行了第二次執政以來的首次內閣改組。包括安倍本人在內,19名新內閣成員中,15名是成立於1997年的日本最大右翼組織“日本會議”成員。該組織與“神道政治聯盟”等其他主要右翼團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當前日本政治右傾化起著“孵化器”作用。這樣一個內閣能對中國有多少友好的舉動,實在令人懷疑。
日本之所以此時表現出種種“誠意”,主要是因為今年二季度(4—6月),日本經濟出現自“3.11大地震”以來最大季度跌幅。日本內閣府8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降1.7%,按年率計算下降6.8%,完全逆轉了第一季度6.1%的增勢。“安倍經濟學”已經走到窮途末路,安倍政府急需提振經濟來保住執政地位。中國作為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無疑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日本想一邊撈好處一邊搞圍堵,肯定是行不通的。中日關系今后或許進入一個更加務實的階段。隻有重新構筑中日關系政治互信的基礎,兩國關系才會出現根本性的轉變。(蔣豐)
中日關系,政治互信,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