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人民日報報系言論>> 正文

記者看兵團:變化的面貌,不變的使命

2014-10-08 09:44:18|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兵團十二師三坪農場保障房建設成果

  什麼?要去採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不是那裡都是人煙罕至的荒漠和條件艱苦的農場?可是新疆已經有各級地方政府了,為什麼還要有兵團建制的存在?“屯墾戍邊”在當代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從接到採訪通知到踏上旅途,記者本人的腦海裡一直回蕩著這些問題。不過,通過幾天的參觀和採訪,記者似乎對兵團有了新的認識,對那些問題多多少少心裡有了些答案。

  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國之大。166平方公裡的面積,已佔到全國的1/6,大約相當於100個北京市。從烏魯木齊到石河子需要3個小時的車程,而這在新疆人眼裡已經是“很近的距離”。如果要從北疆前往南疆,乘坐飛機也顯得極為平常。

  新疆不但面積廣闊,還擁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等46個少數民族﹔同時它與8個國家接壤,邊境線長達5600公裡。這些條件都讓新疆面臨復雜的局面,尤其是“7·5”事件后,新疆更是抵御“三股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國際恐怖勢力)的前沿陣地。

  如此想來,兵團在新疆的必要性則不言而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所說,屯墾興,則西域興﹔屯墾廢,則西域亂。新形勢下兵團工作隻能加強,不能削弱。要讓兵團成為安邊固疆的穩定器、凝聚各族群眾的大熔爐、匯集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示范區。

  從習總書記的講話中,我們讀到了兵團不變的使命,那種延續了兩千多年“屯墾戍邊”的使命。不過,“匯集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示范區”,又當如何理解?

  當自己跟隨兵團工作人員們走訪著一座座已經使用起自動化滴灌技術、水肥合一灌溉、大型機械收割的農場,參觀著匯聚葡萄種植、採摘、釀酒、品酒、酒文化宣傳的新型酒庄,憧憬著未來建設的集汽車購買、維修、手續辦理、餐飲、娛樂、住宿一體的汽車文化館,我知道自己早就落伍了。

  兵團的主要精神是艱苦創業,但兵團並不意味著落后與貧窮。兵團所在地確實曾經是人跡罕至的荒漠,但憑借數代兵團人艱苦奮斗與改革創新的精神,兵團已是新疆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示范區,正在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雖然農墾還在進行,但已有農民住進了社區的樓房,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石河子、五家渠、雙河,一座座城市在兵團昔日開墾的荒地上崛起。在工業化、市場化、城市化的浪潮下,數千年的“屯墾戍邊”正朝著“屯城戍邊”進行歷史性的轉變。

  良好的生活環境,先進的生產方式,讓兵團人更有信心留下來,也讓他們更有能力帶動新疆發展,維護好民族團結大局與邊疆的穩定。

  60年滄海桑田,60年風雨歷程。新的形勢需要兵團有新的面貌,去完成不變的使命。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兵團人 屯墾戍邊 使命 示范區 先進生產力 先進文化 葡萄種植 民族分裂勢力 宗教極端勢力 新型工業化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雲南景谷縣發生6.6級地震(高清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對越反擊戰時期中國女兵照片首度公開(高清)

揭秘駐阿富汗美軍野戰套餐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