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张明军 陈朋:体制内维权的“结”与“解”

2013年01月15日08:25    来源:海外网    张明军 陈朋    字号:
摘要:2012年上半年全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经高达7.4万起,平均每天发生400余起。诸多症结将体制内维权的通道不断阻塞,进而将维权倒逼到了体制外。

当前中国进入了转型社会、风险社会和网络社会同构的复杂阶段。复杂的社会形势潜在地带来了日益频发的群体性事件。根据华东政法大学社会管理与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2012年上半年全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经高达7.4万起,平均每天发生400余起。对于数量日渐增多、程度日渐激烈的群体性事件,有人称为集体运动,有人称作非法聚集。不管如何称谓,这与执政党所强调的有序表达利益诉求是相距甚远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将其看作是体制外维权。无论是对执政党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体制外维权毫无疑问是理应避免的,维权的最佳路径在于体制内。然而事实是,诸多症结将体制内维权的通道不断阻塞,进而将维权倒逼到了体制外。

高成本低成效的体制内维权

近年来,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当遭遇不公平对待时,多数人会选择维权,这已经成为一个客观事实。至于选择何种维权方式,2010年一项立基于一个县的调查显示,51.4%的受访者有明确的体制外维权倾向,试图通过“闹大”来寻求解决之道。尽管这项调查的代表性尚待斟酌,但是其反映出来的体制外维权的倾向理应受到重视。那么,群众为何选择体制外维权呢?已有的解释多归结为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过于狭窄,但是笔者以为,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现有的体制内维权成本太高,而成效过低,这种高成本低成效的维权模式将群众倒逼至体制外维权。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其一,非对称的官员任命考核机制。从理想状态讲,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人民的“公仆”,理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在目前的政治生态背景下,官员的任免升迁不是取决于辖区的民众,而是取决于其上级。官员虽然主政一方,但对其评价和考核并不为辖区民众所左右,从而形成了一种非对称的官员任命和考核机制:有发言权的不任命,能任命的不发言。按照政治学“谁授权就对谁负责”的基本原理,可想而知,在唯上主义的传统里,地方官员有多大精力和兴趣来真正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他们来讲,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是一句永远绝对正确的政治口号,但是推行起来却异常艰难的举措。

其二,权宜式的维稳手段。当前地方政府对维稳不可谓不重视,但是其维稳观却存在偏差:对于稳定过于敏感,片面地强调刚性稳定,以群体性事件零发生率作为主要负责人的唯一考核指标。一旦出现“不稳定因素”,便采取“人盯人”的策略,试图强力控制“有问题的人”。有时还不惜一切资源和手段,用花钱买平安的方式尽全力来摆平事情,但是待风头过后,又回归到原有格局。这种权宜式的维稳手段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信访不信法”的苗头和“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信访思维日渐暴露乃至发展,体制内维权因此让步于体制外维权。

其三,央强地弱中的基层窘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基础极具重要性,为此,中央一再强调要夯实基层基础,并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规范基层政权的行为,并尽可能向基层施加压力。一定意义上讲,“中央——地方”的这种关系型构对于中国这种超大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必要性。但是,过于偏颇的央强地弱的关系形态,对于实现长期、可持续、柔性的社会稳定来说,并不具有积极的建构性作用。从很多的体制外维权案例来看,基层政府并不是不作为,而是客观上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手段,只能采取回避、敷衍和拖延的战术,“将矛盾控制在基层”。也就是说,当前“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的治理体制和“基层资源紧缺”的治理现状,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群众的维权成本。

其四,政府信任日渐式微。体制内维权的一个潜在前提是,民众对政府持以积极的信任态度,相信政府能解决问题。但是,当前这种信任状态存在欠缺。《人民论坛》杂志社在今年6月做了一次大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4.9%的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的信任度处于50%以下,部分民众在谣言面前宁可信谣也不相信政府。维权过程中,相互推诿、空口承诺、“玩游戏”、“潜规则”、“哄骗术”和新官僚主义等,导致政府信任流失。在对政府很难再持以信任的情况下,何以让民众寄希望于体制内维权?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