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者与有着别致灵魂的诗人学者们一起,拥抱诗歌,观照心灵成长,诗意地栖居。 |
海外网3月22日电 3月21日是世界诗歌日 ,还有人在读诗吗?爱诗的人,用热爱来回答。3月21日也是属于诗人的日子,点亮阅读的灵魂。联合国与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邀请中国最具有创造力的诗人翟永明,于坚,春树,曹疏影,搭建此次交流,呼吁读者与有着别致灵魂的诗人学者们一起,拥抱诗歌,观照心灵成长,诗意地栖居。
问:诗歌是否只局限在诗人和诗歌圈中?它和普通人及人们日常之间的距离该如何丈量?
于坚:我不认为诗歌仅局限于诗人和诗歌圈子。但诗歌也不是越大众化越好。诗歌当然希望共享的范围丰富、广阔,但这不是诗人一相情愿可以左右的,读者也在创造诗歌。读者也有过去时和未来时的。每首诗都有自己的命运。有的诗也许就三五个人喜欢几分钟,也够了。
问:联合国发起世界诗歌日的目的和意义何在?综观全球,诗歌精神将如何进一步传递?
于坚:联合国这件事做得很好呵。我以为这就是诗歌的世界性使然,每个民族,每种语言都离不开诗。诗天然地是一种超越民族、语言的伟大联合。诗当然依旧是以最古老的方式传递,以诗经时代读者们的那种方式,短信、微信、或者宇宙飞船并不会诗诗的传递速度更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科文组织1999年宣布设立世界诗歌日。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在今年的诗歌日致辞中表示,“诗歌是一种旅行,它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直抵个人的情感、诉求和希望。诗歌为人类的梦想及其灵性的最高表达赋予了形式,诗歌也赋予人类改变世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