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09日14:50|来源:《红旗文稿》|字号:
摘要:说白了,美国梦就是少数人的梦,100人中只有两个人能成功,这是好的制度模式吗? |
必须把“美国认知”和“美国想象”做一个“切割”。这方面应注意两点:一是我们的历史遭遇。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从近代开始就是在被欺凌的世界格局中走过来的,在丛林法则下受尽煎熬。有过这样的惨痛历史遭遇,中国人迫切渴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能够“站起来”。1949年,我们实现了“独立”和“解放”的梦想。此后,我们以苏联为榜样,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1979年中美建交,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美国。上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正是通过《北京人在纽约》等一系列影视作品,建构着中国人对美国的想象。二是我们的当代现实。近年来,大家对教育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切身感受,强化甚至神话了对美国的想象。
2008年奥巴马竞选总统,无数的中国人在全程伴随着,一时兴起了“奥巴马热”。其中,人们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奥巴马从一个美国社会底层的黑人,凭着自己的奋斗,最终成为总统,也就是说,美国梦包涵着机会均等、社会提供从下向上自由流动的可能等内容。就此而言,美国梦是一个林肯的梦、一个奥巴马的梦、一个比尔·盖茨的梦、一个乔布斯的梦,等等。
以上认知,使大众对美国梦不能不有所迷恋。当然,大众不一定都是想要“一夜成为美国人”的,其中一部分是觉得最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就能实现美国梦,《中国合伙人》让中国人在“中关村”就可以实现美国梦。当然,“中关村”是一个隐喻。说到这里,不难发现,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对美国的想象和对美国梦的理解,不同于十几年前,而是迅速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了。
可是,大众似乎并没有认识到美国梦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一是前面提到的早期美国梦与掠夺的关系,二是当代美国梦不再强调依靠个人的诚实、勤奋等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应看到,美国梦仅仅是在美国法律和秩序内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外方面,它难以与霸权脱开关系。因此,今天在讨论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美国想象时,要注意把其放在一个历史过程中进行多方位的审视,做客观、辩证的认识和思考。
四、美国梦就是少数人的梦
崔柯(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谓的美国梦其实投射了很多我们自己的想象。这几部电影所反映的梦想,完全是一种跻身社会上层的成功梦。比如,《致青春》里实现美国梦的建筑师是和杨澜面对面的成功人士,《中国合伙人》的美国梦指向的是华尔街商业巨头。其实这种梦想不全来自美国,中国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金榜题名也是这样。今天所谓的美国梦,是一种成为人上人的那种成功。但这种高踞万人之上的成功是具有强烈排他性的,一旦这种价值观占据了主流,那么接下来残酷的狼性思维、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就可能成为社会共识,而所谓的青春、爱情、情怀,都是可以随时牺牲掉的。
张慧瑜:说白了,美国梦就是少数人的梦,100人中只有两个人能成功,这是好的制度模式吗?
![]() | ![]() |
(责编:牛宁)
美国梦 中国传媒 自由劳动 美国电影 中国当代文学 英文片名 中国风格 中国版 美国政府 美国政治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