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2013年10月14日00:03||字号:
海外网10月14日电 中评社快评 首届以“两岸和平,共同发展”为主题的两岸和平论坛10月11日至12日在上海召开,在这届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谢郁发表意见说,两岸关系五年来的深入发展为推动和平协议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首先,两岸执政当局都将推动和平协议作为发展两岸关系的目标任务。其二,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五年多的发展,“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作为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得以进一步确立和强化,国共两党就“一中框架(架构)”达成的基本共识与积极作为,使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为和平协议提供了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其三,达成和平协议在两岸拥有较高的民意支持。其四,两岸两会协商行之经年,签署了18项协议,积累了丰富的谈判经验,创建了一系列商签协议的成功模式,为未来两岸政治谈判、达成和平协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五,两岸学界、民间及智库的政治对话已广泛开展,形成常态,两岸学者就针对政治定位、军事互信、和平协议等政治性议题的探讨越来越广泛而深入,互信逐步累积,共识渐次增加,和平协议已经成为各种两岸论坛热议的话题。
我们认为,谢郁很敏锐地把握了两岸政治关系的变化趋势。
我们认为,经过5年多的和平发展实践,台湾民意对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和利益性都有新的认识,出现了三大特性:第一,需求性在不断加强;和平发展不仅仅是政党政府需求,主要是人民需求。第二,恐惧性在不断下降;人民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策理解多了,感受深了,误会少了,信任增加。第三,期待性在不断提高。人民并不满足,需要越来越好的两岸关系。
我们认为,和平协议能否推进?端看人民是否需要!
只要民意理解与支持,和平协议就能得到推进。但是,如果当政者很迟钝、从意识形态出发,那么,就不可能及时掌握民意,就会耽误和平协议的签定。
(责编:牛宁)
和平协议,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人民,反对台独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