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求是:中韩外交将使日本成政治孤岛

2013年10月14日08:20|来源:求是理论网|字号:

  日本媒体称,首相安倍晋三10日结束东南亚之行,访问期间未能与中国、韩国领导人会谈。安倍在记者会上再次表示有意与中韩领导人会谈,但未来一段时间并无与他们碰头的国际会议,日中、日韩领导人会晤年内已难以举行。另一方面,中韩领导人在东南亚大秀蜜月关系,“日本对中韩”这一亚洲外交格局现阶段恐将持续下去。“日本对中韩”的外交处于坚冰氛围,这一切的根源是日本的错误二战史观在作怪。

  二战之后,与日本同样是纳粹主义轴心国和战争侵略国的德国对历史做了重大反省,全民带有强烈的忏悔意识,获得了相关国家的宽容。德国作为曾经的法西斯轴心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沉痛伤害,但如今的德国却是在欧洲推行和平的主要倡导者,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贡献。在1970年和1995年,两任德国总统对二战中遭受德国纳粹迫害的死难者下跪致歉,让世界看到了德国坦诚面对错误的胸怀,并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同时,也让德国更加成熟,摆脱了法西斯创伤的阴影。反观之日本,近些年来大有军国主义复燃的迹象,日本政府带着错误的二战史观,一直对二战中所犯罪责保持回避甚至否认的态度。

  德国能很快被曾经被其侵害的国家所认同,是借着“欧洲归属感”的价值观念。1016万平方公里的欧洲与中国陆地面积相当,且在欧洲林立着诸多国家,彼此间的交流经济、文化、政治交流比较频繁,本质上来说欧洲各国同根同脉。因此欧洲人民对于“一个欧洲”的认识同对国家的概念是一样深刻的。在欧洲历史上曾出现大一统的时期,而德国也是这个家族的一份子,因此德国对欧洲是有一种归属感的。再加上现在的欧盟更是把欧洲各国拧成一股绳,渐渐地代替欧洲在国际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也促进了这种归属感在欧洲人民思维里扎根,所以现在的欧洲各国少有纠纷。

  中国人民对中国的强烈归属感,是现在中国能够快速发展的资本。中国历史上也曾多国林立,在战乱纷纷中经历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特殊阶段,才迎来了今日祖国一统的壮丽山河。根据中国社科院相关机构最近进行的“中国公民政治文化”问卷调查:90.03%被调查者对“作为中国人,我很自豪”持赞同态度;72.23%被调查者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具有很大的影响”。可见中国人对自身的归属感是极其强烈的,因此大家才会更努力地去维护社会秩序,去建设国家。中国每年保持高经济增长,人均收入每年稳步提升,社会事业繁荣昌盛,这一切的背后都与国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有着巨大关系。

  “孤岛”地缘使得日本易被孤立,因为不安全感的加深日本对归属的寻求。日本是一个岛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900多个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陆地狭小的日本在古代与外界的交往并不方便,这给日本在心理上种下了孤独感。古代日本多次派船拜访中国,学习借鉴中国技术和文化,这其中除了是为了强化日本的内涵和发展基础,更重要的也是为了打破日本存在已久的孤独感。从友好交往中,日本渐渐找到对自身的认同感,填补了外交空白。古语有言“君子之交淡如水”,而唐宋时期中日间的友谊也并非一汪海水所能隔开的。彼时的日本对中国是有强烈的归属感的。

  虽然日本曾经对于古代中国是有所归属的,但现在日本明显对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国有所排斥。东亚文化圈以传统中国文化为主,日本深受熏陶,对日本的影响深远,包括如今的日本建筑、榻榻米、跪坐礼仪、书法、日本刀、和服等仍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影。尤其是日本文字更是和汉字有着极大渊源,中国人一般阅读大段日本文字时,对内容理解并无障碍。在中国曾有过一个关于中国文化断层的争论,有人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国”,也有人认为“清兵入关,华夏不在”,无论怎样但都体现了中国在改朝换代中带来的历史之殇。而这恰恰也是日本认为“中国已死”的判断依据,尽得真传的日本便开始反客为主,不再以曾经的“师傅”马首是瞻。

  日本以正室自居会产生认知障碍:中国虽然还是中国,但中国传统文化却已不是中国文化。文化更强调的是传承而并非传统,很多恶习旧俗会被历史自然淘汰,无需往复。在日本就仍然流行“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崇尚大男子主义对妇女权益的过度剥削,而习以为常的女性更是对此种在男权压迫下的生活奉为荣幸。日本会产生这样的认知障碍与其自身长期封闭的环境有所关系,而强调传统一词更加深日本对自己“匡扶大义”的认同和信心。

  现在的日本对中国并无归属感,就算有那也是曾经。身为“八国集团”中唯一的亚洲成员,日本明显是更亲西方国家的,自然而然会将自己划入西方国家的行列。但是日本不是西方国家,也难以从没有相通的历史背景和地缘联系的西方国家那获得归属感以及认同。现在的日本更希望周边国家能对其有归属感,对于一个曾经强大现在依然强大的国家而言,希望永远跟在别人身后甘做小弟的想法是一种羞耻,是严重违背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而日本现在也在试图改变这个现状。

  日本日益膨胀的军事野心,重振国内经济的宏图大志,强势外交获取声援的尝试,都是为了增强日本威信所做的努力。更为深层的目的是打造一个“日本归属”的时代,建立各国对日本的归属感。这看似天方夜谭的事情并非不可能,曾经的中国做到了,如今的美国也能做到,只是要想达到这样的影响力,单单靠自己的强大是无法实现的。

  屈人以兵是下策,以德信服是王道。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无法做到以德令诸国信服。因此美国虽强,也不敢在国际上太肆无忌惮的行事,在很多时候也必须考虑舆论的压力,而敢在其面前拂袖而去者也未必少之。俄罗斯庇护美国“监控门”丑闻爆料者斯诺登的做法,就是给美国的一记耳光。日本应该认清这点的现实性,不可再做“军国主义帝国”的春秋大梦,不应违背国际舆论的意愿,做出任何对二战史观进行扭曲和歪解的行为。

  尊重历史,照顾相关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对所犯罪孽做真诚的忏悔,既是日本被世界所包容的前提条件,也是日本可以获得别国认同的基础。否则一个言而无信、不知悔改、只知武力征服的国家,又有多少人会对其信服呢?更遑论能够让各国对日本形成归属感,以日本为中心的构想就如同日本经济衰落前的泡沫,总会破灭的。日本一系列挑战邻国的猖狂举动,如修改和平宪法、参拜靖国神社、扩充军事装备等都在加速日本“日本归属时代”幻想的崩塌,也加快了日本脱离东亚圈子的速度,如果日本不能认清二战史实,则“日本对中韩”外交格局的尴尬境况不会有所改变,这将使日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孤岛”。

  (作者单位:江西城市职业学院)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外交,1970年,日本武士道,日本建筑,日本经济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上海裸拍门”疑似当事人:为挑战传统观念

盘点台企老总特色办公室:有供妈祖有“养羊”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高富帅开500万"擎天柱"余姚洪水中救百余人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