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肖琼:“枫桥经验”何以成为跨世纪“流行经典”?

2013年10月14日08:35|来源:海外网|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据10月11日央视新闻)

从1963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肯定“枫桥经验”,要求“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到2003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示要对“枫桥经验”充分珍惜、大力推广、不断创新,再到如今的50年大会,“枫桥经验”从枫桥小镇走向神州大地,于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涌现出“枫桥经验”的各地、各系统“升级版本”,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

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半世纪前的“枫桥经验”何以能够成为“流行经典”?这一切只能从根源上找答案。“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以人为本,依靠群众;抓早抓小,就地化解;维护稳定,建设小康”、“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问题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等“枫桥经验”为人熟知的箴言警句,体现出“枫桥经验”的正确思路与方向。归根到底,便是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首创精神和伟大力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牢牢守住“群众路线”这个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充分显示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时代价值。

“枫桥经验”五十年推广发展、历久弥新,既得力于方向的正确性,又以不懈的坚持与改进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从最初的依靠群众改造流窜犯、挽救失足青年到后来的群防群治、维护社会治安,再到如今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枫桥经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始终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宗旨。“要以理服人,不准以势压人;要耐心疏导,不准强迫粗暴;要调查研究,不准主观臆断;要廉洁奉公,不准营私舞弊”的“枫桥经验”其实并不玄奥,然而要把“枫桥经验”用好,把“群众路线”走实绝非易事。行动比语言更响亮,坚持践行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民主法治,需要相关部门的力倡躬行,需要干群之间的良性互动。

“枫桥经验”作为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和谐中国”建设的精神财富和行动利器,带给今天的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一方面,以法治化解矛盾、保障民生的“枫桥经验”容易让人想起近年社会管理中的一些群体性事件。瓮安群众打砸抢烧县政府大楼、启东群众为阻止排污入海项目在政府门前和武警对峙、多地出租车罢运呼吁政府整治运营市场、城管与小贩之间不时上演“街头大战”……都是由于突发事件或长期积怨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得到解决,最终演化、扩大为影响恶劣的群体性事件。“抓早抓小、就地化解”的“枫桥经验”不失为一个处理良策。另一方面,随着透明、高效、民主、法治的服务型阳光政府的大力打造,随着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扎实推进,我国的社会管理机制更趋科学、和谐,干群关系更趋紧密、融洽。杨善洲、李林森、兰辉等人民的好干部等,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排解民忧,用生命践行群众路线,自然得到群众的一致拥护和爱戴。不管是内江龙安的“村干部做事,群众不满意可‘弹劾’”,还是山东沂水的随时“摇号”抽查干部联系群众情况,都是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基层民主法治更趋完善的典型示范。践行群众路线,有“枫桥经验”可循,但绝无捷径可走,需要转变执政服务理念,扎扎实实深入基层,以踏石留痕、抓铁有印的实干精神不断奋斗、创新。

“枫桥经验”五十年,群众路线天地宽。“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生根,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是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奠定了“平安、法治、和谐”伟大中国梦的基石,必将会为世界讲述更多的“中国好故事”。(文/肖琼)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上海裸拍门”疑似当事人:为挑战传统观念

盘点台企老总特色办公室:有供妈祖有“养羊”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高富帅开500万"擎天柱"余姚洪水中救百余人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