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2013年10月15日08:17|来源:海外网|字号:
一、本着尊重历史和现实(包括两岸关系和国际形势及格局)的态度,正视现实而检视既有的相关认知。正视现实才能立足于客观的认知,否则只能推出偏执的政策主张,从而在两岸互动中失去难得的历史机遇,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被逐步边缘化。
二、本着寻求减小差异、增进互信之途径的态度,摒弃“先入为主”的固有成见和“逢中必反”的冷战思维,推动和参与两岸的相关互动,展开有益的交流、对话、沟通和协商,才能逐步建立、增进和累积互信。
林劲认为,对“政治对立”的理解不仅要超越主权和领土之争,而且要超越“主权在民”和“主权共享”的缓冲考虑,归根到底就是要超越对主权的纠结,两岸本来就是在各自的“宪政”框架下,追求人民的福祉。“政治”的含义就不是所谓主权或主权性的相关事务,而是全体人民的事业。实质上就是回归到“政治”这个概念的本义,亦即关于其公共性的思考。因此不仅在两岸各自内部具有公共性,两岸之间事务也具有公共性。“政治”不仅是个主权或与主权相关的名词,更是与公共事务相关的名词。解决两岸“政治关系”的谈判,就可以转化成为如何最大程度地构建机制,促进两岸人民各方面的交流交往,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两岸交流交往事务过程的成本。
林劲举例说,两岸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放探亲以来的各种交流,以至于包括“大三通”的最终实现等,所有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文化、人员往来和交流正是在实践结束这一“公共性”意义上的“政治对立”。
![]() |
(责编:牛宁)
林劲 两岸关系 政治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