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2013年10月14日23:10|来源:海外网|字号:
【侨报10月15日社论】眼下世界正沉浸于“诺贝尔奖时刻”,与科学类诺奖一向无缘的中国,则正忙于对科研“恶性问题”的集中声讨,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恶性问题”主要表现为科研项目沦为“圈钱项目”,科研经费“挤占挪用”严重,科研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这些沉疴已在中国的学术领域潜行多年,备受海内外学界诟病。
数日前的“科技创新”发布会上,科技部长万钢对大陆科研腐败现状连抛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经济学家张维迎则在另一公开场合透露,大陆各高校争相向上头索要经费,某知名大学曾因经费花不完被罚了几千万元(人民币,下同)。
部长的愤怒、学者的爆料之外,更有翔实数据的支撑。新华社梳理近年上百份审计报告后发现,涉及“问题科研经费”的至少有39份,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通过套、骗、吞、贪、造假等手段“黑”科研经费,动辄几十万、数百万乃至上亿,用于小团体福利、请客吃饭、考察旅游、买车买房……人们无奈地调侃“科研经费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那么,大陆科研经费的使用率到底几何?中国科协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而按万钢心里的账本,保守估计,“至少有三成以上的科研支出不明不白”。若以中国去年的科研投入1.024万亿元计,损失的三成也已是一笔巨资。
一边目睹着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医学奖(生理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再次被美国、英国、德国、比利时、以色列等西方国家学者“垄断”,一边遭受着大陆“有数据有案例”的科研黑洞的冲击,每位海内外华侨华人都是同样的“愤怒”、“痛心”与“错愕”。从感情的角度,我们盼望在华裔科学家之外,中国本土学者也能在科学类诺奖上实现“零的突破”,但回到理性的角度,我们也比谁都清楚,一个腐败的科研体制又如何孕育得了诺奖得主?
当其他国家的学者是与新发现、新成果等荣耀联系在一起时,大陆的科研人员却频频成为丑闻的主角,接受法律的审判和道德的拷问。比如,今年3月,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教授陈英旭受审,涉嫌将1022万元科研经费占为己有;2012年底,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海归博士段振豪,因贪污百余万元科研经费一审获刑13年,二审维持原判。
陈英旭、段振豪原本都是优秀的科学精英,耀眼的履历与科研的才华有目共睹,但浸淫于科研经费侵吞成风的氛围,他们没能把持住学者的良心、没能抵制住金钱的诱惑,投机取巧钻了科研审批的漏洞,迈出了身败名裂的一步。不知还有多少未被查处的陈英旭们、段振豪们,在“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下变坏,同时也葬送着自己的科研前程和国家的创新希望。
我们在批判个体之罪的同时,更需反思体制之弊。巨大的科研腐败黑洞,不是只有几个人兴风作浪,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项目审批机构、财务报销机构等涉事方长年默许、纵容甚至利益勾兑的结果。要杜绝立项黑幕、堵上经费挪用的漏洞,唯有把监管之网织得更密实,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管。为此,万钢决心要尽快建立科研项目信息共享平台和经费巡视制度,并强调要增加透明度,“让同行业、相关企业看看”,让潜规则无处隐藏,让钱花在刀刃上。
除了强化监管,在东西方国家都有过科研经历的有识之士也呼吁,国家还应改革科研人员的薪酬制度,取消五花八门的补贴,增加科研经费中用于激励人才的比重,让科研人员的价值得到明明白白的体现,减少导致人心失衡、人性扭曲的外在因素。毕竟,拥有合理的财务自由,是精神自由、思想自由之本;有了创新能量的积累,中国也才能离诺奖更进一步。
(责编:张婷)
科研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