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贺雪峰:农民进城不可“激进”【2】

2013年12月17日10:44|来源:《社会观察》|字号:

  农民因此在县城购了房,一家老少进了县城。农民进县城有了住的地方,尤其是子女可以享受到县城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县城上学,这对农民未来真是天大的事情。

  问题是收入从哪里来。进县城之前,年龄比较大的父母在家务农,年轻子女外出务工,若子女结婚生了孙子,孙子也大多与爷爷奶奶留守农村。这个农民家庭,父母务农有农业收入,子女外出务工,哪里收入高就往哪里去,因此有务工收入。务农收入加务工收入足以解决一家的温饱问题。留守务农的父母及他们所带的孙子在农村这个自给自足程度比较高的村庄熟人社会,生活成本比较低。收入比较高,支出比较少,这个农民家庭经济上就比较宽裕,日子就很好过。缺点当然是年轻子女外出务工,农民家庭一年中只有有限的时间(通常是春节)团聚。

  现在好了,全家老少进了县城,家庭可以团聚在一起共度美好生活了。但是,全家进城后,城市生活费用要远高于之前的农村,支出增加了。收入方面,全家团聚在县城,年轻子女不能选择到收入比较高的地方打工,而只能在县城选择。中西部地区的县城经济不发达,就业机会不多,尤其是务工工资要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他们在县城务工,收入就要大幅度减少。之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老父母现在进城了,农业生产无法进行了,农业收入没有了。因为普遍的农民进城买房和全家进城,进城老年人之前相对容易找到的非正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少。因此,全家进城,务农收入没有了,务工收入减少了,农民家庭收入较之前大幅度下降,而支出增加了。这样一来,农民进城前的经济宽裕就变成进城后经济上的捉襟见肘。经济上的紧张,必导致团聚在一起生活的农民家庭关系紧张。老年父母没有收入,觉得自己无用,寄子女篱下,活得没有意思,一死了之吧。若已彻底离开了家乡,死后还无葬身之地,魂无归处。

  农民当然不会这样傻。在县城买房,全家进城的以上格局不会普遍出现,因为农民会自寻出路。首先,年轻子女不会傻等在县城找那些半死不活的工作,而是要跑到收入更高的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经商;其次,父母除非孙子要在县城上学,否则他们仍然要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劳动以获取农业收入。农民看起来在县城买了房,全家都进了县城,实际上,农民只是在县城买了房,而无法在县城安居下来。农民家庭中的年轻子女一如过去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年老父母也一如过去留家务农。农民买了县城的房子却无法住得下来。农民空留因为买房所欠债务,若为买房而将之前农村“三权”(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村住宅)变现,他们就只能流落在城市过苦日子了。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农民进城 农民家庭经济 进城农民工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