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17日10:44|来源:《社会观察》|字号:
中国城市化道路有两种不同选择,一是积极的甚至激进的城市化道路,这个道路的显著特点是通过政策设计,鼓励推动农民不可逆的进城;二是稳健的城市化道路,这个道路的特点是让农民进城成为一个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过程,让进城成为农民理性冷静计算和决策的结果,让农民可以进城,进城失败又可以返乡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进城的体制性障碍越来越少,进城越来越容易,同时,农民又可以自由返乡。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去30多年走的是稳健城市化道路,稳健城市化道路的好处是没有形成发展中国家常见的大规模城市贫民窟,缺点是中国出现了所谓“半城市化”现象,即户籍城市人口只有35%,而居住城市人口为52%,有大约2亿进城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务工经商,却并未完全融入到城市中。
最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方土地财政的崛起,而有越来越多积极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积极鼓励推动农民不可逆进城政策的出台。这样的政策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应当警惕。
农民进城的逻辑
通过政策推动农民进城,首先要进的是县城。主要表现是农民在县城买商品房。最近几年,房地产开发由三线、四线城市向县城甚至乡镇进军,县级地方政府为了获取土地财政收入,也将房地产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心。房地产开发必须有消费者购买,有着强烈进城意愿的农民就成为县城开发房地产的主要潜在消费者。
农民无疑有进城过上城市人生活享受城市良好基础设施的强烈愿望。年轻人更是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甚至很多地方未婚女青年对男方的唯一要求就是在城市购房,无房不嫁。
政府的鼓励和农民的向往汇成农民购房的洪流。农民打工务农的收入,积蓄不多,即使可以借款,可以将农村宅基地、住房和承包地权利全部变现,其资金也不足以在县城之外的城市购房。最有可能、勉力所及的是在县城购房。
![]() |
(责编:宋胜男)
农民进城 农民家庭经济 进城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