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20日07:05|来源:环球网|字号: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郝珺石 乌元春 张阳 赵衍龙】多年来,中国社会要求铁路改革的呼声一直不断。今年3月10日,中国撤销铁道部,新成立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自此完成“政企分离”。“铁老大”这一名号,也画上一个句点。
自1949年成立以来,铁道部在几十年间历经裁撤、复起、减员等变革,但始终保持着政企合一、政监合一、政资合一的体制,被称为“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经历六次大提速,也在最近十年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但民众对铁路系统腐败、安全的担忧催生了国家对铁路的大改革。
中国的铁路改革迈出“政企分离”第一步后,似乎又慢了下来。各类媒体到处是关于铁路改革的分析和解读,急切盼望着铁路改革的清晰路线。
面对中国铁路改革面临的难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环球时报 环球网近日邀5名中外专家进行探讨。
铁路是公共产品 不应以营利为目的
环球网:在铁道部被撤销后,新成立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已是公司化运作。铁路公司到底应以赚钱为第一要务,还是保持它“为人民服务”的属性?
罗思义(前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赚钱亦或是为人民服务,我认为并非是引发矛盾的直接因素。种种问题归因于经济。铁路,如同任何重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两方面来作判断,这类似于环境保护。
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个问题的正确提法?因为铁路是一个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它的综合性特点与巨大的建设成本决定,不能将市场竞争引入铁路系统。铁路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必须是垄断性行业的重要事实。
垄断及其本质,从经济学上容易理解,而铁路只是以特定的形式反映了垄断的基本功能。铁路若被推向市场,铁路公司会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向乘客“漫天要价”。这也许意味着:铁路公司或者索取高价,或者降低服务标准,亦或是两者兼有。英国铁路系统的灾难正是这一典型印证:私营铁路基建公司为降低运作成本逃避监管,低质量的工程最终导致英国多地发生一系列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必要的一体化垄断是铁路的基本经济特征。任何一项有效政策的制定,都不能脱离铁路建设的实际。因此可以说,铁路是一种公共品,不应以营利为目的,政府应采取措施控制铁路票价过高过快上涨。
环球网:当前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寒竹(春秋综合研究院研究员):铁道部改制,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政企分离”。之前,铁道部行使了部分政府职能。但是,中国铁路总公司仍是由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中国铁路的性质导致其很难“私有化”。因此在要求方面,和之前并无太大区别。
王衍行(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这几年,中国铁路发展突飞猛进,技术运营管理都处较高水平,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活力。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意义重大,能够解决政企不分、巨额债务等老问题。另外,铁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养成的“铁老大”作风也会有所改善。
不过,我国铁路系统在管理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比如货运效率不高、难以适应市场等问题。
![]() |
(责编:宋胜男)
铁路建设 铁路基础设施 铁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