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茱茱:邵氏电影帝国的世纪兴衰

2014年01月26日15:26|来源:南风窗|字号:

  香港影视巨擘邵逸夫107岁高寿逝世,留下无尽传奇和唏嘘,他一手创立的邵氏兄弟公司,从1948年成立到1986年停产,30年风云勾画了香港电影盛衰的历史轮廓,记录了老香港的浩荡风月。光影一梦100年,清末出世,历经清朝、北洋、抗战和殖民地的邵逸夫,下南洋、闯香江,一生就是一个时代。

  邵氏兄弟公司的前身是上海天一影片公司,1925年由邵氏四兄弟老大邵醉翁、老二邵邨人、老三邵仁枚和老六邵逸夫建立。而邵氏家族中日后引领江湖的,是邵逸夫1958年在香港成立的邵氏兄弟(香港)公司,他利用香港特有的地理环境,吸纳老上海的经验与人才,兴建了华语电影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制片机构。

  “邵式”中国想象

  邵氏兄弟创立初期,内部几乎都是战后上海来香港的中国影人,大名鼎鼎的李翰祥和张彻,都是所谓的南来文人。从泱泱故国来到这个弹丸小岛,一腔傲气渐化作悲凉,在胶片中构筑念兹在兹的故土,成了他们一祭乡愁的余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邵氏出品的《梁山伯与祝上世纪英台》(李翰祥)、《独臂刀》(张彻)、《大醉侠》(胡金铨)等几乎都离不开中国民间传说、爱情和武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怀乡离愁凝结其中,从主题意念到美学配乐都有浓郁的北方味道。邵氏成功构建了海外华人的大中华群体意识。老一代的台湾人大概会记得,《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台湾上映超过半年,许多人看过不下10遍,大荧幕上的每一句台词和每一调配曲,都是巨流河中千万移民的离愁。

  邵逸夫当然是个商人,他曾在一次访问中袒露:“我生产电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和愿望,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这些观众都喜欢看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爱情故事……他们怀念逃离的祖国大陆,也怀念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他也是一个有民族主义情结的人。事实上,1960年代初,华语电影在全球化电影业中是边缘的,华语电影在亚洲打败了好莱坞,在西方却仅能靠一些“东方情调”吸引微弱的目光。60年代的采访中他多次宣称,邵氏的目标是文化民族主义,这也是中国百年来民族主义的逻辑:追赶西方文明,在文化权力中分一杯羹—诚然,邵氏出品奉行娱乐至上,迎合市场,却在无形中重塑了市场,观众在电影中习得国族认同、爱恨取向,他才是手握权力的那一位。

  以国语作为邵氏“官方”语言是其构建大中华文化策略的一个关键。作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国语的通行保证了离散族群的联结和文化的共鸣。邵氏在60年代已经在香港处于垄断地位,粤语族群逐渐不是邵氏看中的受众。这个粤语为主的香江小岛,到60年代后期,粤语片几乎被邵氏彻底铲除。很难想象,如今已经充分建立粤语文化自信的香港,满大街的影院当年竟被国语片占领。从国族念想到当下的本土关怀,这一变迁大可为本土主义者所注视。

  与欧美大电影公司合作制片、开创新的制作模式及扩大发行网络,是邵氏打入西方市场的另一策略。到60年代,邵氏已经和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及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合作拍片,尤其是日本,邵氏曾延揽导演井上梅次、摄影师西本正等做外援,《杨贵妃》、《飞刀手》等直接就在日本拍摄,在减低成本、扩充市场之外,更为了吸收技术。当下充斥香港近半江山的合拍片,早在邵氏时代就有了遥远的序曲。

(责编:于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邵氏兄弟公司 1986年 文化民族主义 邵醉翁 1970年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