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28日11:23|来源:南风窗|字号:
像往常一样,2014一开年,一场面向全国政法系统的会议召开了。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这场会议的名称悄然从“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升格之后的大会迎来了“史上最豪华”的出场阵容,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张高丽均出席了会议,而往年出席大会的最高官员一般是中央政法委书记。
落幕不久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了一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纲,其中大量涉及政法系统的改革举措。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可以说是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时代的两大关键词,但与经济领域一步步渐进的卓有成效的深化改革相比,维稳机制的改革却每每举步维艰。
1989年后,中央政法委因应维稳的严峻形势而重生,维稳成了政法系统的核心任务。近年来,维稳新思维成了官方、学界和媒体讨论的热门话题,维稳体制改革端倪初现。
如今,在新一轮全面改革的背景下,求变之中的政法系统将谋定怎样的维稳新格局?
维稳求变
2008年前后,中国的维稳被推向了“极致”。奥运会、金融风暴、全国“两会”和60周年国庆,种种重大议程之下,中国从经济到政治到社会问题,都给“维护大局稳定”带来了极大挑战。作为应对,以政法系统为主体的“维稳机器”全力开动,除在各地强力将不和谐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以外,一个“水泄不通”的环北京维稳带也牢牢设立了。
从结果上来看,“极致”的维稳态势取得了预定的成果,中国又一次顺利闯过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关卡。然而,也因此将运行了20多年的维稳体制中的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各方各界呼吁维稳新思维。
中国政法大学应星教授,长期研究“维稳”,他归纳出了三种维稳的基本方式,“拔钉子”、“开口子”和“揭盖子”。分别指强力打压、给予政策优惠和经济补偿、惩处涉事官员。这些以行政为主导的维稳技术在民众和官员之间造就了“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机会主义心理,使维稳陷入了“天价维稳”的困境和“越维越不稳”的悖论之中。在应星看来,这样的维稳政治学是一把双刃之剑,虽有短期之效,却容易陷入死循环,难以自拔。
更令人担忧的是,按照学界的通行观点,官僚机关总有自我膨胀的倾向,维稳虽然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任务,但却可能被体制“绑架”,变成实现官员个人和部门利益的“工具”。
2010年,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人民论坛》杂志曾对维稳异化的现象做过调查,近八成受调查者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借维稳名义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较严重”。这些现象包括以维稳的名义瞒报重大事件的信息、干涉司法个案、滥用警力征地等等。
在机构层面,一些学者也观察到,维稳可能成为一些部门“养痈自重”的重灾区。一个浅显的逻辑是,因维稳而存在的机构和职位,在越不稳定的环境下,其重要性越突出,获得的权力和投入也越大。消灭了“不稳定因素”无疑等同于消灭维稳部门自身,这显然不符合理性计算的结果。这种逆反逻辑之下,更深层的悖论必然会出现。
(责编:于川)
维稳 权力主导 张恒山 新思维 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