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4年03月26日07:57|来源:新京报|字号:
摘要:政治与时尚,乍一听来毫不搭边,但事实上却一直关系暧昧。政治可能会成为推动时尚变化的决定因素,时尚的背后也可能包藏明枪暗箭,成为助力政治风云变幻的微妙力量。 |
米歇尔
“民主国度的选票青睐时尚候选人”
2010年,美国中期选举刚结束,《赫芬顿邮报》针对“政治人物是否能有效引领时尚”进行了一项调查。在超3千份网友回复中,有38%的网友认为“更倾向于把票投给穿着讲究的候选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就此评论,“在民主国度的选举中,选票似乎越来越青睐那些注重时尚的候选人”,有评论家直言“普通民众哪里知道这个人的外交政策到底好不好,‘卖相’好恐怕才是得分关键”。
在政治与时尚的博弈中,政客会用时尚吸引选民,用“大路货”取悦平民。
身为第一夫人时,希拉里·克林顿的穿衣风格是众所周知的大品牌、有吸引力、合适。之后她参选总统,意识到自己的形象让很多男选民望而生畏,也疏远了很多女性选民,决定做些改变:在小镇拉票时是复色色调的上衣配以黑裤子;在大城市和国家级场合露面,则是从头到脚单一宝石色配搭。她的发式处理得更加蓬松,肌肤则透着水润光泽。
当今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也多次强调自己喜欢逛盖普和塔吉特之类的服装卖场,因为全美每天有几百万消费者在那里买衣服。
米歇尔的“低端市场”选择受到时尚设计师的批评。曾为许多美国上流人士和第一夫人设计服装的设计师德拉伦塔,曾公开批评米歇尔会见伊丽莎白女王时穿的那身休闲装不合时宜,但后来在舆论压力下,他只能在一个美国脱口秀节目中为自己的言论道歉。
在政客巧妙地把政坛当成时尚T台的同时,商家也在暗中“利用”这些政客们,不管政客们愿意与否,他们都成了商家们不花钱的“明星模特”。
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就曾在不经意间“被代言”了一把。Weatherproof公司发现,奥巴马在中国访问时站在长城上穿的外套就是自家品牌的,立即兴奋地把此形象制作成一个巨大的广告牌,还加上了广告语——“时尚领袖”,并从中大赚了一笔。该公司总裁甚至不无骄傲地说:“(在对时尚风格的影响程度上)任何好莱坞明星和模特都无法与这些声名显赫、有时还颇具争议的国会大佬们相提并论。”
第一夫人更是难逃商家法眼,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米歇尔时尚效应”。《哈佛商业评论》曾刊登了一项结论,从2008年到2009年间,米歇尔·奥巴马为时装公司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累积额外收益。
是政治引领时尚,还是时尚利用政治?又或者两者双赢?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观点是:作为具有严肃性质的政治,其形式或可适当地趣味化灵活化,只要本质是为大众谋利不变,才是最重要的。
![]() |
(责编:于川)
政治隐喻 1975年 时尚圈 政治态度 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