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4年03月26日09:58|来源:海外网|字号:
乌克兰政权被颠覆的警示
美国在网络空间战争中屡屡得手的诸多战例,一方面反映了美国在网络战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另一方面更刺激了美国利用网络空间推行网络霸权的欲望。而此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功颠覆乌克兰政权,不仅再次揭示了未来网络空间战争的发展趋势,更给我国在如何维护网络安全、提前做好应对网络战争准备方面敲响了警钟。
1、西方颠覆乌克兰政权的形式手段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要求我们应长远谋划,争取战略主动。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曾直言不讳地说:“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技术,因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可乘之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将我们的价值观送过去,送到中国去。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今天的美国政府扶持的社交网络,正扮演着‘美国之音’的角色。”
以往,美国在国际政治斗争中一贯采取幕后操纵的方式,以提供资金、技术、情报和经验支持等手段发动颜色革命。信息时代,美国颠覆别国的活动正在由现实世界向虚拟空间拓展,美国以网络为平台和手段,影响并“绑架”他国国内舆论,借此对他国事务实施粗暴干涉。因此,我国应注重长远谋划,积极争取战略主动。应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制定具有我国特色的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具体讲:一是要准确研判威胁源头。要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形势,深入研究可能对我造成网络威胁的国家、组织、团体,对国家网络安全形势做出总体判断;二是分析当前网络威胁的主要类型,结合我国的具体形势,评估遭受大规模毁瘫式网络攻击的可能性;三是明确我国应对各种网络威胁应具备的技术手段,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应对各种网络威胁的应急预案,健全配套设施,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四是尽快构建我国近期、中期以及长远的网络空间安全发展“路线图”。
2、军队是捍卫国家主权的核心力量和支柱,我军应从速构建精干高效的网络空间攻防力量体系,着力提高战略制衡能力。
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一是小的信息系统支撑大的作战力量体系;二是相当规模的信息系统支撑相应的作战力量体系;三是大的信息系统支撑保障小的作战行动。美军击毙本·拉登的军事行动,就是依靠全球信息系统支撑小型特种作战行动的典型案例。分析研究此类军事行动,对丰富和完善具有我军特色的现代军事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习主席不久前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要把网络空间作战力量建设,纳入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让顶层设计精准落地,切实解决我军目前网络空间作战力量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资源浪费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瞄准主要战略方向和主要战略对手的军事指挥系统、探测预警系统、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发展有效毁节点、瘫网络、破体系的网络技术和武器装备,着力提高网络空间战略制衡能力。突出战略性、专业化的网络空间作战力量建设,如构建以网络空间密码战为主的战略级力量,网络空间密码战是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网密一体、密为核心”是网络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客观规律,要将网络空间密码作战力量作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重点突出出来,健全侦、攻、防相结合的网络作战力量体系。
3、信息技术的创新不能心存侥幸和幻想,我国应实现网络空间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彻底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
习主席深刻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自主可控的核心信息技术,是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关键。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总体上看,我国仍未摆脱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受制于人的局面,如美国思科的产品已全面渗透到我国几乎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领域,涉及政府、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医疗、军警等要害部门的网络,以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目前,中国最重要的骨干网络,承载着中国互联网80%以上的流量。而美国思科跨国公司占据了中国互联网70%以上的份额,并控制着所有的超级核心节点。据斯诺登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正是通过思科路由器来对中国的网络和电脑实施监控的。另一方面,我国计算机核心芯片90%为美国制造,系统软件80%以上是国外开发的,我国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已迫在眉睫。我国应把研发网络核心技术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核高基”专项工程,努力在操作系统、可信计算、网络协议、微处理器、网关、路由器、密码等软硬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网络空间要遵循系统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各类网络技术均衡发展,形成体系相对优势,避免出现系统短板影响整体效能。
(作者李明海是国防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来源:国防参考
![]() |
(责编:于川)
网络战 网络舆情 颜色革命 政局演变 网络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