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原创评论>> 正文

救救孩子!儿童节不得不反思的五大社会问题【7】

2014-05-31 07:55: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儿童节是“年年有今朝”,但作为成人的我们对儿童群体的审视却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天。

中国目前有留守儿童6千万

留守儿童VS移民二代:野草般荒凉的童年

说到儿童自杀,不得不提到今年初发生在安徽省望江县的一起悲剧。9岁留守儿童小林(化名)在放寒假当天上吊自杀。就在这一天,他听到了母亲今年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

不少媒体将此二者划上逻辑关联符号,认为小林之死的直接原因正是打工在外的母亲不能回家过年。搜狐网评就直接表示,“小林死于父母春节不回家,更是死于孤独,死于消失的亲情。”新京报评论称,母子不能团聚“这个在旁观者看来或许不那么要命的因素,却生生让一个孩子精神崩溃,放弃活下去的勇气。”

小林的悲剧令人唏嘘,然而,接连发生的留守儿童悲剧也让社会开始关注这个群体。在谈到这些悲剧时,大多数舆论都将其置于留守儿童困境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海外网专栏作者王石川就认为,“如果不善待留守儿童,他们将是被耽搁的一代。向上的命运被狙击,心灵创伤永难抚平,不少留守儿童长大后已不幸沦为犯罪分子。”

面对解决方式的讨论时,不少媒体认为把孩子接到进城务工的父母身边就“皆大欢喜”了。比如青年时报就表示,面对儿童留守农村智商,“我们不能仅仅谴责父母”。评论认为,是“严格的户籍壁垒、城市中艰难的求学环境,令他们不得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对此,王石川也给出相同观点:“留守之困的本质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未获根本松动。如果融入城市,顺利成为新市民,可将父母孩子接到身边,父母孩子还会留守吗?”

然而,最近发生的奶西村少年暴力事件却让这种解决提案变得苍白无力。据报道,这群暴力群殴少年的父母也是城市务工者,但与小林不同的是,他们跟随父母来到城市,《新京报》称之为“移民二代”,父母白天外出工作,这群孩子虽然人在城市,却也缺少父母的有效监管。显然,与父母住在一起或许从一定程度解决了“亲情消失”的问题,但无法解决“教养缺失”的根本问题。对此,《华西都市报》评论称,“因为异地就学的种种门槛,他们在适龄的时候却难以接受教育;父母在为了基本的生计而忙碌,社会性的监管却没有同步跟上;当他们沉迷在暴力网络游戏的虚拟环境中,现实世界却没能为他们提供一种健康的文化导向。”

从“留守儿童”到“移民二代”,问题又回到“留守儿童”。有舆论称,当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尚未解决好之前,还是让儿童留在当地入学,督促父母“常回乡看看”。这不,今年儿童节来临之际,江苏省就发布首份“督促令”,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回家看看孩子。可是,这样的法律强制的命令到底能够起到多少的效应呢?“常回家看看留守儿童”与“常回家看看父母”一样,原本就是道德领域规范的内容,而用法律规范道德领域的内容本身就面临着拷问。

不过,无论江苏省这项督促令有多少可执行性,至少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已经从社会舆论上升到政府层面,这一步的迈出值得肯定。

纵观近年来有关儿童问题的讨论,不难发现,我们对这个群体的关注逐渐细分到年龄阶层、具体到城乡地域。这样更有针对性的讨论是个可喜的进步,说明我们的舆论更加理性,社会更加多元。

儿童节是“年年有今朝”,但作为成人的我们对儿童群体的审视却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天。我们呼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人身安全,但更希望这种呼吁与关爱不只是基于“儿童节快到了”的应景之谈。(文/牛宁)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儿童节 儿童 留守儿童 性侵 自杀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40岁温州女子苦练健身9年 获美国健美比赛冠军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歼击机女飞行员英姿迷人

李瑞英亲口证实与张宏民告别《新闻联播》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