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2 10:40:24|来源:海外网|字号:
奥巴马出席2014美非峰会
海外网8月12日电 据观察者网报道,作为历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一任期内却只在非洲待过一天。与分别推动通过《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和“防治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的前任克林顿、小布什相比,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对非洲的关注实际上反而更少了,这让曾经为他的当选而欢呼雀跃的非洲民众大失所望。不过,最近他似乎终于找到了宣扬自己“非洲之子”形象的机会——
8月4日至6日,美国邀请了50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或首脑,召开了历史上首次“美国-非洲峰会”。会上宣布达成了价值超过330亿美元的新经贸合作计划,包括美非企业间达成的140多亿美元的订单;美国增加70亿美元的对非出口信贷额度;与世界银行、瑞典政府共同承诺为“电力非洲”项目提供120亿美元资金。都创下美非之间的历史新记录。
另外,根据参与会议的南非多位高级官员透露,会议上美非还意向性的达成了一个协议,计划成立一个由美非对等出资的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而这个基金的规模可能高达一千亿美元。
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不过,对于奥巴马政府“非洲大礼包”,尤其是美非基础设施基金能否得到真切落实,还是不得不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传闻中会由奥巴马或副总统拜登亲自宣布的这个计划,峰会结束至今却一直没有任何官方消息,恐怕是已经遇到极大的难题,甚至直接胎死腹中也不无可能。
困难是不难想象的。首先就是资金从何而来。众所周知,在共和党,特别是其右翼“茶党”的强硬牵制下,奥巴马政府为美国国内发展项目提供资金都是捉襟见肘。早在2010年就已经达成的IMF增资协议,至今都没有得到美国国会批准,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甚至正在威胁要将美国进出口银行彻底关张。在这种政治氛围背景下,由美国政府直接掏出500亿美元投入美非基础设施基金,几乎没有现实可能性。
据少数传闻,奥巴马政府有计划通过引入私人资金来解决美方的出资问题。但如何找到500亿美元之巨的私人资金,愿意投入这种风险大收益低而回报速度又慢的项目,从先例看并不乐观。而且即使美方能找到自己资金的来源,非洲国家又如何解决另一半的配套资金?总不能像南非解决金砖银行的股本一样,向中国借款吧?
不仅尚在传闻阶段的美非基础设施基金可能泡汤,只要是需要美国政府资金支持或担保的项目,其实都有着同样的隐患。奥巴马代表美国许诺的对非援助和扶持,在演说阶段听起来确实非常宏伟、华丽和振奋人心,但根据历史经验,人们有理由问上一句:实际中会怎么样?
例如这次峰会上最受好评的“电力非洲”,虽然宣称规模扩大到了120亿,但其实计划增加的资金至今并无着落,甚至原本的70亿美元也是因为主要来自于世界银行和瑞典政府,才比较可靠。而在非洲国家极为关心的AGOA法案延时及扩大范围上,美国的允诺不但含糊,并且一再暗示需要“互惠互利”,显然没有进一步大幅扩展的想法。实际上,美非贸易额在2013年猛降了12%多,跌到600多亿美元,与中非贸易的2102亿美元相比,已经不处在同一等级上。奥巴马想在最后两年多任期内,在非洲政策上留下足够光辉的遗产,恐怕还需要再狠狠地努力几把劲了。
援助都到哪儿去了
应该承认,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确实向非洲、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名义上规模惊人的援助。据统计,未经通胀调整的累计金额就超过了2万亿美元。然而同样不争的事实是,除了少数例外(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东亚),所有这些援助的效果却几乎总是让怀着莫大希望的人们每每非常失望。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也许最能说明问题了:
2005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在预算中拨付了8000万美元,用于支持联合国发起的、主要在非洲开展的“遏制疟疾计划”,这个数字当然被全额加入了美国的对外援助开支中。但美国参议院的调查委员会却发现,这其中只有5%的预算被用来购置蚊帐,而用于购买药品的经费更只占1%,其余绝大部分经费都被花在了开发署自己和高薪雇用的所谓援助顾问们身上。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遏制疟疾计划”在2009年的全球经费已经达到了18亿美元,而最新的治疗药物一剂仅12美分,一顶蚊帐也只要4美元,但直到2012年,仍然约有62.7万人死于这种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WHO疟疾实况报道,第94号,2014年3月)。
![]() |
Ajaokuta 中非关系 美国总统 非洲国家 美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