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邓小平》编剧:考虑国际观感删除“撒切尔滑倒”情节【3】

2014-08-16 09:24:08|来源:海外网|字号:

《邓小平》剧照: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字

谈尺度:一直做着“写了不能拍”与“拍了通不过”的准备   

澎湃新闻:华国锋和胡耀邦是邓小平时代不能绕过的两位政治人物,但以往的影视作品往往回避,这次将他们写进剧本,不少人评价说是一次大胆突破,为什么要作这次突破?

黄亚洲:既然“不能绕过”,那就不要绕过。我们的着眼点,还是写好邓小平的形象,写出他对当代中国的贡献,这样,其他的问题就都不是特别的问题了。要说好一个故事,就不能过分的片面化。在这个方面,总的说,领导部门也是比较开明的。

澎湃新闻:编剧过程中有没有尺度方面的纠结?

黄亚洲:尺度的纠结,肯定有。不仅是最后审查阶段,就是编剧们自己在讨论剧本写作时,就考虑到了种种问题。因为毕竟是电视剧,受众面积这么大;又因为是中央电视台播出,人们在看央视节目时往往会有更多的解读;再者,当下的人们对时政又这么关心,观点与判断百花齐放,我们在描述当代史的时候,更要注意史实以及史实的合适表达。当然,所谓的合适表达,也没有一定之规,编剧之间也常发生热烈讨论,也常有写了删、删了再写的事。

但是我想,这样的故事要说个基本明白,一定是不能回避有些人和有些事的,不然,什么都顾忌,这故事还怎么往下讲?

澎湃新闻:你在此前的一次访谈里提到:审片之后,还和许多权威人士不断争论哪些不宜表现,哪些应予删节。能否举个例子?

黄亚洲:譬如撒切尔夫人挟马岛胜利的余威来京商谈香港前途问题,由于在“主权”、“治权”上都没有达到她原先预案的期望,她在与毫不退让的邓小平会谈后,下人民大会堂台阶时,滑跌了一下,估计是神不守舍的缘故吧,这件事在当时的国际新闻报道中许多媒体都做了文章,我们在剧本中也体现了,吴导演也拍了。就塑造人物性格而言,写这一笔当然无可非议。但是考虑到国际观感,这一段,审片时有,最后还是删节了。

澎湃新闻:一开始是谁找到你,邀请你来担任《邓小平》的编剧?

黄亚洲: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领导邀我参与编剧的,可能是因为我曾经写过邓小平生涯题材的电影,也写过若干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但是说实话,我心里一直是不踏实的,一直做着“写完了不能投拍”与“投拍了通不过”的心理准备。

剧本审读以及电视剧摄制完成后的审片,当然也可以说是严格的,都是按程序一步步走的。总之,我得到的信息是,在离播放还有一星期的时候,吴导演还在机房里作修改,制片方与导演的苦心可想而知。

(责编:于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邓小平 黄亚洲 编剧 邓小平晚年 删除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咨询|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