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美媒:三大趋势致世界无序 美成支撑中流砥柱【5】

2014-08-27 08:39:16|来源:参考消息网|字号:

【延伸阅读】

阿媒:迈向一个“去美国化”的世界

2013-10-30 11:16:45

  参考消息网10月30日报道 阿根廷南南网站10月28日发表乌拉圭记者、政治学家劳尔·西韦的文章称,在将近70年的时间里,美国一直是世界秩序的支柱。尽管共和党和民主党直到最后一刻终于达成协议避免了一场灾难,但应当探究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因而不得不突出所谓的“系统性危机”概念。

  “系统性危机”愈演愈烈

  2006年2月,欧洲政治预测研究所主办的刊物《全球与欧洲预测快讯》开始使用“系统性危机”这个概念,这可能也是其理论弹药库中最常用到的一个武器。再往后的2009年2月,该杂志开始谈到“全球地缘政治动荡”,以此说明二战战胜国打造的政治体系的彻底改变。

  当《全球与欧洲预测快讯》宣布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面临危机时,美联储不再公布M3货币供应量数据,这指的是一个经济体在某一个时点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对很多分析人士来说,这是一个转折点。

  文章认为,这样的一个小插曲就足以说明美元和美国经济深层次的弱点。这种状况是“全球系统性危机的指标和核心因素”。由此可以理解自1989年柏林墙倒塌和美苏两极体系终结后建立的世界体系出现的变化。

  在最近7年时间里,发生了一系列以美国世界地位被削弱为结果的事件。其中最大的莫过于2008年爆发的这场决定了世界多个走向的危机。

  最近一段时间,华盛顿领导能力的衰退开始被各种媒体渠道广泛传播。俄罗斯插手叙利亚危机使得西方对叙武力干预被无限期推迟,这被视为美国衰落的最大信号。

  衰落美元传播瘟疫病毒

  作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发言人,英国《金融时报》在10月2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建立在美国基础上的体系具有内在不稳定性》的文章。文章作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官员奥斯曼·曼登认为国际货币体系运转不良,而美元是罪魁祸首。

  他指出,全球可交易的、可替代的、相对安全和有流动性的美元资产和其他货币资产之间的不平衡,是不稳定的根源。他认为,因此,为了使全球经济更好地运转,对美元的依赖必须降低。否则,频繁出现的汇率危机和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将很可能是常态。

  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逐渐为其他货币所取代已经不是什么禁忌话题,各国际论坛也在对此进行公开探讨。这完全不是一种纸上谈兵,而是在人们对于美国偿还高额债务的能力日益不信任的情况下展开的。

  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金融体系没能实现改革,这使得情况每况愈下。《全球与欧洲预测快讯》今年6月16日刊文认为:“在美国贸易失衡和汇率波动的这40年里,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支柱的美元成为将其国内‘感冒病毒’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的介质,而这根如今摇摇晃晃的支柱还是世界各种问题的核心,因为美国现在所患的并不是感冒,而是瘟疫。”

  美“资不抵债难以治理”

  早在2001年12月,《全球与欧洲预测快讯》就对美国的前景做了预测。该杂志刊发了题为《2012至2016年:美国资不抵债,难以治理》的文章。文章的一些核心分析已经在两年前成为现实,即“美国的体制性瘫痪和两党决裂”。正如人们所看到的,这篇分析似乎早就拟定了共和党和民主党近几周在以衰退和经济萧条为背景的舞台上上演的这一幕幕剧情的脚本。

  分析认为,美国包括白宫、国会和美联储在内的主要机构“都将在拿出决议或执行重大政治决策时表现出无能”。这种真正的“体制性障碍”表明了民主共和两党关系因危机深重而瓦解。

  除了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的纷争,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美国面对的并不是一场‘普通的’危机,而是更甚于1929年的一场历史性危机”,《全球与欧洲预测快讯》早在2011年12月17日就刊文指出。文章称,这或许也是让中国政府认为“该是建立一个去美国化世界的时候”的主要原因。

  订阅2014年《参考消息》赢取iPad大奖,立返手机充值卡。>>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圣战分子,世界秩序,iPad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北京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