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海外舆论>> 正文

金融时报:奥巴马签下“浮士德契约”

2014-09-30 09:58: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比起拉拢伊朗的可能性,美国将更重要的东西置于风险之下——中东地区的民主前景。

海外网9月30日电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说过,上战场时,你只能带上你所拥有的盟友,不能带上你想要的盟友。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对“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的战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在中东的联盟由五个独裁国家组成,其中四个是君主制国家。这五个国家或多或少都怀有异心。它们要么间接、要么无意地,帮助了ISIS、呼罗珊(Khorasan)、Jabhat al-Nusra——当然还有基地(al-Qaeda)——等组织的诞生和发展。在美国处于紧要关头之际对它施以援手,会让它们每个国家都从中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几十年来,中东的套路一直是这样的。如今,如果你认为奥巴马会改变这种模式,那你就太幼稚了。

美国这份“浮士德契约(Faustian pact)”的核心是沙特阿拉伯。美国人并未忘记,2001年9月11日的20名劫机者中有19名是沙特阿拉伯公民。美国人也没有忘记,2003年美国曾错误地将打击重点放在伊拉克。如今,正如双子塔倒塌的那天,美国在全球最大的直接威胁来自伊斯兰恐怖主义,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逊尼派(Sunni)。自9 11以来,发生在欧美的恐怖主义阴谋没有一起是什叶派(Shia)组织策划的。然而,奥巴马却不能与伊朗——什叶派中的“沙特”、沙特的最大敌人——结盟。

考虑到奥巴马受到的种种限制,他已算是拼凑起最好的权宜同盟。不过,他反恐行动的目标,却是萨拉菲(Salafi)极端主义造成的后果,而不是它们产生的原因。这种取舍早有先例。上世纪80年代,美国曾与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及其他海湾国家一道,在阿富汗支持对抗苏联(Soviet Union)的圣战者组织(Mujahideen)。那次战争锻炼了塔利班(Taliban)和基地组织,这两个组织如今都已再次兴起。美国还曾在伊拉克与伊朗漫长而血腥的战争中,支持萨达姆 侯赛因(Saddam Hussein)领导的伊拉克。这一做法也没有带来什么好结果。本世纪头十年,美国自己转变了立场,入侵了这个并非基地组织盟友、却是海湾国家敌人的伊拉克。在上述多数情况中,美国领导的战争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胜利,却为将来发生更大的问题播下了种子。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认为这次对抗ISIS的战争会有任何不同?

事实上,有理由认为,这次的局面可能会更糟糕。在将苏联赶出阿富汗和消灭萨达姆 侯赛因时,美国所用策略在理念上十分简单。他们遵循了一句古老的阿拉伯谚语: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然而在叙利亚,正如一位外交官最近所调侃的,美国的敌人的敌人往往仍然是美国的敌人。

在奥巴马这次对抗ISIS的战争中,最明显的受益者就是巴沙尔 阿萨德(Bashar al-Assad)政权。后者的官员如今正在鼓吹与五角大楼合作开展空袭,不过遭到五角大楼拒绝。然而,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卡塔尔对奥巴马反恐战争的支持却是出于完全相反的目的。他们希望美国最终会将枪口对准阿萨德。此外,他们还有一个更大的隐含目标,就是要消除美国在核能方面与伊朗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因为伊朗是叙利亚的坚定支持者。

达成核能协议之后,美国与伊朗就有可能在中东开展合作。正如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Hassan Rouhani)上周告诉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没有这个协议,什么都无从谈起。他说:“我们先要照顾好现有子女,才能考虑要不要下一个。”而沙特阿拉伯的目标则是要阻止美国和伊朗签订这一协议。和以色列一样,沙特担心伊朗会从奥巴马那里得到更多好处。因此,人们必然会想到,奥巴马为了换取沙特阿拉伯的支持,延缓了与伊朗的核谈判。为此,白宫强烈否认这两件事情之间有任何关联。不过,这样的交易确实在突然之间看起来很有吸引力。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奥巴马 浮士德 沙特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第一女巨贪”将被引渡 曾藏身地下室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对越反击战时期中国女兵照片首度公开(高清)

揭秘驻阿富汗美军野战套餐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