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IMF倡导学习中国应对危机经验

2014-10-09 10:51:20|来源:海外网|字号:

【IMF最新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提出,“现在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好时机了。”林毅夫、王燕特别赐稿观察者网发表评论说,IMF的“新发现”,其实和我们一系列研究的发现相同,而且也正是我们“超越凯恩斯主义”政策建议的理论和经验依据。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讨论中执牛耳地位,这些“新”研究和倡议实际上为中国在这轮国际金融危机初期实施的、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征的“4万亿”积极财政政策,做了事后的背书;并为我国在未来发达国家复苏乏力、出口减缓、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时,采用消除增长瓶颈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反周期措施,以及为其他国家“向东看”开了绿灯。】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六年以来,欧美日经济经历了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缓慢、乏力的复苏。

尽管各国央行实施了“非常态货币干预的数量宽松政策”,也未能根本解决发达国家的问题。“安倍经济学”未能奏效,欧洲央行又要步美日后尘,推行购买国债的数量宽松政策。至今美国经济尚未出现一般危机之后复苏期会出现的6%、7%的增长反弹,尽管就业率有所上升,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得不一反危机发生以来倡导的“宽松货币政策的老路”,以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推行结构改革、中国增加消费减少投资以实现全球再平衡”的传统方案,推出新的政策建议, 最新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WEO)中提出:“现在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好时机了”(第三章)①(注释见文末,以下同)。

在浪费了整整六年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建议有什么新意?

“超越凯恩斯主义”使中国在危机后迅速复苏

中国在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时就首先采用了这一政策。受到2008年全球危机冲击后,中国政府又及时推出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在危机期间维持了稳定增长。

东亚金融危机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经济增长率在改革开放前22年年均9.6%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到年均10.5%打下了基础。在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后的基础设施投资使得中国经济在2009年第一季度率先于全世界复苏,这些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必将为中国在持续了35年年均9.8%的增长后保持中高速增长奠定基础。

早在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不久,在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任上林毅夫就根据中国的经验,指出全球金融危机仅靠货币金融工具难以解决,要“超越凯恩斯主义”,避免走“挖个洞补个洞”或发放失业救济的老路,需要运用全球协调的财政政策投资于基础设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电力、道路、港口等能为未来增长消除瓶颈的高收益项目,才能消化全球闲置的巨大过剩生产能力和创造就业,并为发达国家的结构性改革创造空间,使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能够恢复正常增长和活力。他倡导创立“全球复苏基金”, 之后又提出“全球基础设施计划”。

林毅夫的构想最初于2009年二月在皮特森国际经济学研究所演讲时提出,同年三月在世界银行王燕主持的国际会议、五月又在纽约美国外交委员会的午餐会上重申了这一构想,演讲全文刊登于2009年夏季出版的《哈佛国际评论》②。

林在其后的一系列文章和著作中一再倡导这一超越凯恩斯主义的计划,包括在《从西潮到东风》一书的第二部分③;2013年一月又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的报告④,和2013年5月与王燕合著的“超越马歇尔计划” 等⑤,这种政策能够创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赢。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IMF,林毅夫,凯恩斯主义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云南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高清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对越反击战时期中国女兵照片首度公开(高清)

图片故事:家在南疆 瓜果飘香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