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0 09:45: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王岐山这次造访六尺巷,其实并不“低调”,里面大有玄机在。兹事体大,且慢慢道来。 |
就在大家还没消化完王岐山的新招——专项巡视的时候,又一个消息在坊间传闻。11月15日,也就是中央巡视领导小组开会前3天,王岐山低调造访了安徽桐城一个叫做“六尺巷”的地方。微博上也有人贴出王岐山出现在这一地方的照片,随同考察的还有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等官员。
武松上景阳冈,打了一条“大虫”。“打虎书记”到桐城,又剑指哪条“大虫”?
说是低调,其实也不尽然,两天后,让不少官员“闻风丧胆”的“反腐通讯社”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其“学思践悟”栏目就发表了一篇新文。随后,18日下午,该网站又刊出了一篇介绍“六尺巷”的思考类文章。两篇文章的核心意思,无非就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要结合起来,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
对了,有接触中纪委的同学曾透露,“学思践悟”这个栏目来头不小,不少话都是老王的原话。从已经刊出的这些短文篇目来看,语言上、口吻上,王氏风格都很浓。这里点到为止,剩下的,不妨大家也去“践悟”一下。
所以说,王岐山这次造访,其实并不“低调”,里面大有玄机在。兹事体大,且慢慢道来。
毫无疑问,这首先就是呼应习近平的讲话。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前,习近平就曾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邀请社科院的卜宪群讲授中国传统治理经验。习近平还发表讲话,强调要汲取历史经验,其中“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这些历史经验被特别点了出来。习近平一贯重视传统文化,还在副主席、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之时,就曾要求领导干部要读点儿历史,从历史中汲取传统文化的治理经验。
王岐山本身是学历史出身的,自然对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理解。媒体就曾多次报道王岐山回西北大学探望历史学家张岂之。习近平目前对传统文化,尚未有完整的论述,只是表明态度,要弘扬吸收传统文化,将其纳入执政党的建设中。王岐山在中纪委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传统文化进行了一个高度概括:孝悌忠义礼义廉耻。而且他把这八个字称为中华文化的DNA。此次造访六尺巷,就是看中了张英在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的品格。在法治强势推进的时候,王岐山在思考的是官员如何从不敢、不能到不想迈进,如何让执政精英有廉臣干吏之风。所以,一来是强调德治,此是反腐的治本之策,二来是强调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修身要想传统文化学习。此其玄机之一。
同时,这也是说给手握国家重器的各级领导干部听的。张英身处帝都,家人让他摆平邻居之事,可他却将围墙往后退了三尺。不以手中之公权,谋个人之私利,这才是六尺巷最难能可贵之处。关心时政的人,应该还记得王岐山推荐过一本书,叫《大清相国》,主人公也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人物,叫陈廷敬,不过与张英不同,是个山西人。在王跃文笔下,“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陈廷敬未曾一次用国之公器谋个人之利。
与张英、陈廷敬相反,我们党的官员却不乏贪墨食利者,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几十个省部级领导干部落马,不少巨腐小官锒铛入狱。王岐山此行,无疑是要警告各级官员,莫要以权谋私。此其玄机之二。
此外,六尺巷的出名,应该说与整个张家有关,尤其是张英和张廷玉。一个民族,总是在不断地与命运在抗争。一个个家庭,无疑就是这个民族的细胞。民族的力量,来自每个个体;每个个体的力量,又与家庭的耳濡目染不无关系。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斗争中,精英的腐败,与家庭的塌陷息息相关。贪腐父子兵、贪腐夫妻档,上演了可不止一场两场。六尺巷,对于精英,尤其是党内干部来说,正是一个借鉴,个人德行与家庭密切相关。管得住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才有可能治得了一方一地。“裸官”被限制提拔,亦是此理。重塑家庭的意义,此其玄机之三。
这三个玄机,正好构成了儒家的基本政治伦理,也就是《大学》所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儒家伦理引入执政党建设,这是王岐山手中,将这三个玄机穿起来的隐秘绳索。(文/林亦辰)
本文为海外网“金台2号”栏目原创,如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
关于经济走势、时政局势及其它热点话题,金台2号还有更多精彩分析。敬请关注。
六尺巷 王岐山 反腐 裸官 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