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2年10月23日08:18|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借此九九“老人節”之際,我想接著說點孝以及敬老的有關話題。
一年前,給“望海樓”寫了篇小文:《孝,今天還應大力提倡嗎?》。雖然思考了很久,但是胸中仍充滿忐忑,擔心引起爭議。因為,關於“孝”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們在認識上出現了許多混亂,是非有時候不是很清楚了。不過,之后來看,受眾的反應還算正面。
現在,我們周圍的環境已發生了明顯變化,“孝”,不光被社會各方面所廣泛認同,而且成為媒體上經常談論的一個熱點。前些日子,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等還發布了新版“二十四孝”行動標准,號召全社會“敬老、愛老、助老、養老”。在當前形勢下,這些都是非常難得的,也是應該充分肯定的。
然而,我們稍加分析便發現,上述措施主要是面對城市的,強調的內容也更側重於精神層面。這一切自然不可或缺,只是農村的老齡人怎麼辦呢?他們在我國約1.85億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中卻是佔大頭啊,已超過了1億,目前仍以家庭養老為主﹔而他們遇到的困難絕大多數則屬於物質方面。
此外,對於“孝”,僅僅停留在“提倡”和“宣傳”階段也是遠遠不夠的。不錯,有些地方、單位和部門已採取了某些相應措施,如河北省魏縣、湖南省邵陽縣、甘肅省金昌市等地曾作出規定:“不得提拔不孝官員”﹔北京大學《2012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實施細則》中也明確一條:“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薦”……但是,第一,此類做法當前僅是個案,並沒有形成普遍的規則,而且人們對其意義還在爭論不休﹔第二,它能夠約束的畢竟有限,那麼,對於更廣大的人群,是否也應作出若干必要的可行的規定?其實,要讓“孝”成為社會上廣泛流行的一種美德,后者才是需要引起我們特別關注的重點所在。
從媒體上不時揭露的案例來看,不孝父母、忤逆長輩的現象觸目驚心,農村尤其為甚。在一些地方採訪調研時發現,不少子女對待父母的行為,豈止是不孝,有的簡直就是虐待,在前面提到的小文裡,我舉了兩個例子,要說這是犯罪恐怕也不為過。很多老人的狀況連無兒無女的“五保戶”都不如。
特別令人不解的是,這些“不孝之子”們對自己的所為不僅缺少反悔,甚至還“理直氣壯”,進而連登上報紙也無所謂。這對於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來說,真是丟人啊!他們之所以還能在社會上混下去,而沒有感到什麼壓力,關鍵在於社會沒有給他們施加什麼壓力。坦率地說,現在有些地方基本上沒有人管這種事。我曾經在幾個場合試著“講點直話”,以至不與他們之中的某些熟人來往,但個人的力量又能起多大作用呢?
歷史上,管理這種事的既有政府,也有學校,還有家族,三者相互配合,具體有力。可如今情況已完全不同,因此,隻能主要依靠我們的各級政府,這是責任,也是由我們的國情決定的。當然,政府可以委托或責成有關社會團體及群眾組織,根據各地具體情況採取不同措施加以落實。譬如,我在河南省欒川縣採訪時得知,該縣婦聯等在農村組織兒媳婦蒙住眼睛通過“摸手”來找到自己婆婆的“摸手”以及“晒被子”比賽,效果就非常好。
總之,管好了這件事,對於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意義極為重大。讓我們一起努力,迎接“孝行天下”的和諧家庭、和諧農村、和諧城市、和諧社會早日來臨吧!
(作者為本報高級編輯)
(責編:李文慧、鄒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