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吳江:你大材小用了嗎

2012年12月17日09:32    來源:北京晨報    吳江    字號:
摘要:“超8成中國人”自認為被大材小用,這背后的教育偏差與人才錯配,或許更需引發多重反思。

問問自己,您覺得自己大材小用了嗎?一項最新全球民意調查顯示,覺得大材小用的人比例最高的國家是中國,高達84%。這項由加拿大蘭德斯塔德公司所做的全球工作監察調查在全球32個國家進行。(《現代快報》12月16日)

應該說,自認為被大材小用,與實際上是否被大材小用,當然不能被簡單地畫上等號。現實中,也的確不乏好高騖遠與眼高手低情形的存在。

自認為被大材小用,同樣可能來自自我意識與定位過高所引起的心理偏差。當下國內的教育,無論是來自學校還是家庭,傾向於“精英”模式。這一點從大學擴張與職業教育萎縮的局面,就可見一斑。當自以為接受的“高富帥”教育,出來之后,卻隻能屈就“吊絲”崗位,工資趕不上泥瓦匠和保姆不說,甚至連就業都成問題。由此產生的落差,自然可想而知,被大材小用的悲情油然而生,也就不難理解。

教育的偏差還僅僅是因素之一,不難設想,假如社會對於人才的配置,能夠充分尊重個體差異性,並給予每個個體充分發揮其特長的機會和空間,即便教育可能有所偏差,人們依舊不難在市場中找到自己最合適的定位。然而,當現實中本科生爭當掏糞工,碩士生搶著當保安,公務員考試更是引各路人才擠破頭,當人才紛紛拜倒在公務員事業單位編制的石榴裙下,由此所導致的人才錯配,又何嘗不是一種屈就?

不僅如此,當職場上的“拼爹游戲”愈演愈烈,“有能力”不如有個“好爸爸”﹔“潛規則”日益橫行,“會吹的”完勝“能干的”。機會的不公,個人能力發展空間受限被壓制,誰又能說國人普遍的“大材小用”心態,不是客觀現實的真實反映呢?

“超8成中國人”自認為被大材小用,這背后的教育偏差與人才錯配,或許更需引發多重反思。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