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正在緊密布局包圍中國的C型戰略,西太平洋地區正形成一個新的“雁型模式”,美國特別強調東盟作為地區多邊主義支點的重要性,鼓勵印度在亞洲發揮大國作用。為此,我國正在加緊調整和制定更加務實的大周邊戰略 |
俄羅斯能源資源基礎雄厚
2009年8月27日,俄聯邦政府批准了《2030年前能源戰略》。俄羅斯對內對外能源政策將有明顯變化,石油和天然氣等常規能源的儲量、產量及出口量將有所增加,能源效益會大幅提高,非常規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水電等)在能源結構中所佔份額也將有所增加。為此,俄政府擬向燃料能源綜合體投資60萬億盧布。
俄新能源戰略還擬加快能源出口向東偏轉。新能源戰略要求,俄今后石油儲量的年增長包括海上油田要保持在10%至15%,天然氣儲量的年增長要達到20%至25%。普京坦言:“油氣探明儲量不是無止境的,今后每年油氣儲量的增長應超過產量。”按照新能源戰略,俄將逐步增加燃料能源資源的開採。其中包括加快對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以及北極極地周圍新油氣田的開發。
預計到2030年前,俄天然氣年開採量將達到8800億立方米至9400億立方米,出口將在3490億立方米至3680億立方米之間,將比現在增加1倍。
按照新能源戰略,到2030年以前,俄石油年開採量將約為5.3億噸至5.35億噸,石油出口,其中包括成品油出口要增加到3.29億噸/年。向獨聯體以外國家輸油管道主干線的長度將增加20%至23%,輸送能力也將增加65%至70%。
新能源戰略明顯表現出由西向東的戰略轉向,盡管歐洲仍將是俄油氣出口的主要方向,但俄整個油氣出口的增長將主要取決於東部方向的超前發展。俄向亞太地區出口油氣必將加大力度、加快步伐。
俄羅斯總統普京2012年6月5日至7日訪問中國,並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此前,俄方就南海問題首度表態,宣稱反對任何非當事國干預南海領海爭端,被評論為俄站在中國一邊。
普京關注俄羅斯在全球和歐亞大陸地緣政治格局中的大國地位,敢於抗爭美國霸權,反對北約東擴至高加索-裡海地區。普京時代中俄聯手抗衡美歐﹔而梅氏執政期間,俄重視回歸歐洲,奉行親歐美路線,中俄戰略協作水平有所下降。日本3.11大地震之后,俄羅斯對日本加強了油氣出口,俄日關系因北方四島歸屬問題的緊張關系得到緩和。
俄羅斯油氣過度依賴歐洲市場,俄欲通過開辟東部市場扭轉被動局勢。
俄羅斯對歐洲天然氣市場的判斷日趨樂觀。俄專家對歐洲天然氣市場評估有兩種分歧性判斷:第一,當地現貨市場價格將長期低於長期合同價格70-80美元/千立方米﹔第二種意見認為,中國和印度天然氣需求增長迅速,將依賴液化天然氣九個新項目的投產。而卡塔爾產能封頂,2014年之前將不會有新的增產計劃,因此液化天然氣市場對俄來說仍有發展前景。第三,2011年2月,歐盟首腦舉行能源峰會,決定大力發展可替代能源和基礎設施,減少俄羅斯天然氣消費和進口。但是,日本福島發生3.11大地震和核泄漏,迫使歐盟改變了能源戰略,如,德國決定2022年之前完全終止使用核電。俄羅斯能源部認為,由於需要找到能夠替代成本低廉的核電的能源,德國工業企業為此將付出高昂代價,而俄羅斯將積極參與歐洲構建新的能源平衡進程,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市場大有可為。第四,俄羅斯對美國頁岩氣革命長期打壓天然氣價格的判斷持謹慎觀望態度,認為頁岩氣低成本開發不可持續。
2012年俄羅斯天然氣產量下降2.2%,為6550億立方米,其中俄氣產量為4823億立方米,下降5.1%。當年出口下降8.7%,為1681億立方米。俄羅斯2012年石油產量增長1.3%,為5.18億噸,每日產量1037.5萬桶﹔石油出口下降1%,為2.4億噸。
中國支持和融入俄羅斯締造“歐亞聯盟”共同經濟和能源空間
2011年10月4日普京在俄羅斯《消息報》撰文,倡議以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國關稅同盟為基礎,建立超國家聯合體--“歐亞聯盟”,使其成為當代世界的一極,有效連接歐洲和飛速發展的亞洲太平洋地區。“歐亞聯盟”將協調成員國之間“經濟和貨幣政策”,通過建立歐亞聯盟實現更高水平的一體化,尋求協同優勢推動實現與歐洲聯盟的經濟一體化,周邊國家也可申請加入。俄白哈關稅同盟和共同經濟空間“為未來建立歐亞經濟聯盟奠定基礎”。俄白哈2007年宣布在歐亞經濟共同體框架內建立關稅同盟。2010年三國海關同盟開始運轉,2012年1月1日將取消彼此之間所有貿易、資本和勞動力流動壁壘。俄白哈海關同盟將拓展至吉爾吉斯斯坦(2011年10月19日宣布入盟)和塔吉克斯坦。普京批評烏克蘭加入歐盟一體化進程的價值取向而呼吁烏克蘭加入海關同盟。歐亞聯盟一旦成立,將成為國際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用以抗衡美國、歐盟和亞洲的影響力。2012年10月18日獨聯體八個成員國(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吉爾吉斯、塔吉克斯坦和摩爾多瓦)簽署《自由貿易區條約》,阿塞拜疆、烏茲別克和土庫曼斯坦尚未加入。亞美尼亞、吉爾吉斯和摩爾多瓦已為WTO成員國。普京認為,這一突破性進展証明歐亞聯盟大有可為。對此,美國地緣戰略家布熱津斯基評論說,普京打造歐亞同盟構想實質是以蘇聯模式整合后蘇聯空間,是抽象和不現實的。
可見,俄將依托歐亞經濟共同體、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來締造歐亞聯盟。普京時代的俄羅斯,將利用“巧實力”開展進攻型外交,打造自己強勢的歐亞大國地緣政治經濟地位。
中方可以考慮作為觀察員國,參與締造“歐亞聯盟”共同經濟和能源空間。協調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對華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統一關稅問題。
俄謀求東北亞和中亞地緣政治利益最大化
俄羅斯在與中國天然氣談判價格受挫的背景下,支持東北亞朝鮮半島天然氣管道建設,倡導參與中亞天然氣南下印度的TAPI管道建設。
1、俄對東北亞天然氣出口取得重大進展,拓展了俄羅斯對朝鮮半島局勢的影響力。2011年8月24日,梅德韋杰夫與金正日在俄布裡亞特共和國首府烏蘭烏德會見,俄朝達成協議,朝鮮允許俄羅斯管道天然氣過境出口到南韓,為此,俄朝韓將成立三方天然氣運輸公司。2008年9月29日,俄韓首腦在莫斯科出席了俄氣和韓國天然氣公司關於俄對韓供氣協作備忘錄,提及經過朝鮮向南韓供氣,2010年完成項目投資論証。朝鮮每年可以獲得1.5億美元過境費,並有望在減免前蘇聯100多億美元債務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
俄羅斯對朝鮮供應天然氣的先決條件是其放棄核電,以天然氣取代核電,從而實現半島無核化,促其重返六方會談。而中國作為朝鮮問題最重要的斡旋者,背負著強大的國際壓力。金正日5月訪華期間並沒有對中國承諾重返六方會談和半島無核化。2011年9月14日,俄氣與朝鮮石油部成立朝鮮半島天然氣管道建設工作組。俄朝韓管道長度1100公裡,700公裡經朝鮮過境,輸氣量100億立方米/年。目前,俄氣對韓國出口LNG150萬噸/年。
2011年9月8日,薩哈林-哈巴羅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輸氣管道一期工程竣工。這為俄氣對朝鮮半島供氣奠定了基礎。2006年薩哈林-1項目埃克森美孚與中石油簽輸供氣合同由於俄氣的阻撓而夭折。2011年9月初,俄石油與埃克森結成戰略聯盟。但俄專家認為,薩哈林-1項目不能夠滿足對朝鮮和南韓的輸氣量。另外,俄氣與印度已經簽署超過1000萬噸/年液化氣協議,預計2017年之后執行,俄羅斯計劃在海參崴建設500-100萬噸產能的大型液化氣廠。2015年之后,俄羅斯將開發雅庫特恰揚達氣田天然氣供應朝鮮半島和海參崴液化氣廠。
俄羅斯政府正在考慮加快開發伊爾庫茨克科維克塔氣田,俄氣已經邀請日本公司開發科維克塔油氣田與我競爭。該氣田管道氣南下,可以使貝加爾地區實現氣化並出口到蒙古烏蘭巴托和北京。中國應積極評估經過外蒙古過境進口俄天然氣的可行性。
俄科院西伯利亞分院油氣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坎托羅維奇?.院士向政府建議,科維克金斯克氣田開發不宜推遲,應當大力發展天然氣化工產業,認真研究鋪設經過后貝加爾地區的“蒙古-中國東南”天然氣干線管道的可行性。
俄羅斯提高液化氣產量作為彌補管道氣機動性不足的手段。2010年俄液化氣產量1050萬噸,2011年為1100萬噸,2015年將達到1680萬噸,增幅60%。增長主要來自希布爾骨干公司,其總部位於聖彼得堡,2005年組建,是俄羅斯最大的油氣化工企業,95%股份屬於俄氣銀行。希布爾骨干公司直屬企業托布爾斯克石化聯合體產能將從2011年的360萬噸增長到2015年的540萬噸。新能源綜合體所屬的布羅夫凝析油加工廠也將增產。
俄氣對管道建設和管道氣具有國家授予的壟斷權,但是對LNG出口沒有壟斷權。因此,中方可以與俄石油、新能源動力綜合體公司等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薩哈林島擁有勘探開發許可証的公司進行談判合作,建設合資公司或者入股,聯合進行LNG生產。2011年8月,普京把亞馬爾半島4個儲量豐富的油氣田的開發許可証授予密友季姆琴科私人所有的新能源動力綜合體公司。
總之,俄羅斯東北亞地區的能源戰略將始終堅持和把握均衡原則,以謀求中日韓印多國和作為目標,營造多個買家、一個賣家的油氣供應格局,追求俄羅斯能源利益最大化,並以能源供應增強自己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