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徐焰少將:千年重陸輕海導致中國“有海無防”

2013年01月24日09:20    來源:海外網    徐焰    字號:
摘要:傳統的“大陸軍”式思維,近來已向海、空為重點轉化。過去海軍建設的投入在解放軍三軍中處於末位,現在已變為首位。

世界上各國的總體發展方略,決定了經濟和國防建設的方針,也影響了一個民族的文明走向。中國古代王朝長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海軍,除明初鄭和曾指揮過遠洋艦隊外,其余時間基本隻有內河和海邊的水師。由於近代外國入侵者主要從海上來犯,從晚清直至新中國改革開放前,中央政府都很重視海防,卻缺乏爭奪海權的意識和實力。直至進入新世紀前,人民解放軍的海軍僅系局限於岸邊的“黃水”,無法走向“蔚藍色”。如今,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和海洋經濟的日益重要,中國已將發展海軍作為重點,國防范疇擴展到遠洋,海權觀念也在政府和民間普遍樹立起來,這也標志著軍隊乃至整個國家的發展戰略。

千年重陸輕海導致“有海無防”

地理環境決定民族性。在世界古代史上,位於愛琴海畔的古希臘依賴地中海的財富壯大經濟,海軍艦隊恰恰是其軍隊的核心,開放的海洋文明源頭影響了后來整個西方世界的歷史進程。以黃河、長江流域發源的河流文明是中華民族的主要源頭,以糧食、絲綢和手工業制品為主的稅收支撐著各個王朝的財政。由於數千年間國人主要靠農耕和邊疆的少量牧業維系經濟生活,舶來品可有可無,這種經濟基礎產生的上層建筑便自然表現為重陸輕海。

人類所居住的地球面積有71%是海洋,世界性大國必須是海洋大國,西方列強稱雄的前提都是走向遠洋。古代中國曾擁有世界領先的航海技術,唐宋時便出現過海上絲綢之路,明代的鄭和曾遠航萬裡,卻隻限於炫耀皇威和財富揮霍,國家並未改變內陸封閉狀態,這正是15世紀后中國逐漸落后於世界主流文明的重要原因。當農耕方式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時,中國人常以“地大物博”自詡,這其實是生產方式落后導致經濟需求不多的反映。

在古代中國,東部浩瀚的海洋主要是一道安全屏障,防務重點長期在北方,夸耀的功績是胡服騎射、修長城、北擊匈奴,直至清朝中期還是以主力對付准噶爾蒙古部。明朝出現倭寇之患是古代唯一的海外入侵,朝廷的對策不是大治水師以對抗而是加強岸防,幸虧那時的倭寇只是海盜團伙而非國家軍隊,戚繼光等將領還能以陸上反擊制止其進犯。待到近代堅船利炮的“英夷”和日本正規陸海軍來犯,中國千年重陸輕海防務觀念的惡果便充分顯現。清廷花費4000萬兩銀子建立了北洋海軍,指導思想卻非爭奪制海權,而是將北洋艦隊當成沿海浮動炮台,最終被日軍全殲在威海衛港中,此后中國陷入“有海無防”的可悲局面。

民國年間的中國陷入長期內戰,根本顧不上海防。20世紀30年代中期,美、英海軍的作戰艦隻都達170萬噸,日本100萬噸,中國海軍僅有6萬噸老舊艦艇。抗戰開始時,國民政府的海軍幾乎未進行一次海戰,便怯懦地自沉於江陰和青島。抗戰勝利后,國民黨得到美國和英國供給的16萬噸軍艦,也隻作為內戰和退守台灣的本錢。

近現代的海軍建設,又是以國家雄厚的工業基礎和財力作為保障的,同時又為國家利益向海外延伸提供保障。舊中國長期以內向型農業經濟為主,幾乎沒有工業基礎,近代在沿海建起的幾個船廠不過是使用外國設備的裝配或修船的小企業,自身缺乏建設海軍的條件又進而影響了對海上力量運用的認識。自鴉片戰爭到抗美援朝戰爭和台海作戰,面對來自海上的嚴重外患,國人的直觀多是加強岸邊乃至近海的防御,其實仍是內陸作戰理念的延伸。從新中國成立起直至剛邁進新世紀之際,國內眾多關心國防的人一談起海軍的任務,也認定是“保衛海防”。至於按國際法應屬中國的海洋權益,當時國內各界的認識都非常不足。

19世紀末,美國人馬漢(Mahan)提出“海權”(seapower,這一概念被早期中國學人譯為“海權”)概念,隨即被西方國家普遍接受。長期被認為是大陸國家的俄羅斯,在彼得大帝和蘇聯時期也都提出了擴展海洋權益的觀念。在中國直至20世紀80年代,國人對“海權”還普遍感到陌生,90年代以后海洋開發的大發展及海外利益迅速擴大,如何用海軍力量維護海權才進入國防戰略的范疇,這也表明克服民族的傳統觀念和接受世界主流意識是何等不易。

改革開放前的國防仍屬內陸防御型

新中國在“一窮二白”的農業自然經濟基礎上起步,1950年農業稅佔國家稅收的48%,對外進出口額隻佔國家經濟總量的3%,還主要來自陸上的蘇聯。那時中國的東部海面受美國和台灣國民黨當局的封鎖,難以發展遠洋貿易,經濟建設隻好以內陸為重點。這一局面也決定了國防建設以內陸防御為重點,從上世紀50年代預想對美作戰的“北頂南放”、60年代對美、蘇、印同時作戰的“應付四面八方”到70年代對蘇的“一條線”,都是以陸軍內地作戰為基點,發展海軍隻預定為配合陸軍和空軍實施“近岸防御”。

在近現代的軍事建設中,海軍歷來是投資最大和對科技水平要求最高的軍種。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裝備價格計算,建造一艘中型航空母艦需4000萬美元,造一架飛機或一輛坦克隻需6萬美元,而造一支步槍隻需20美元。以蘇聯的標准計算,建一艘戰列艦的費用相當於組建10個步兵師。1949年全國解放時,人民解放軍僅接收了4萬噸破舊艦艇,此后面對國家貧窮而外部威脅嚴重的情況,國防重點又是發展空軍、兩彈(導彈、核彈)和維持龐大的陸軍,海軍的投資不得不排在末位。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從蘇聯購買了四艘排水量不過1600噸的30年代制造的驅逐艦,竟在20多年內成為中國海軍水面艦的主力“四大金剛”。

從上世紀50年代直至70年代,中國海軍預定的作戰方案,是作為陸軍守衛海岸的輔助力量,開戰后便採取“海上游擊破襲戰”,即在敵大舉登陸時擾亂其后方運輸線的海上游擊破襲戰。當時作為主要海軍裝備的小艇遇大風都難於出海,對於遠在千裡外的島嶼隻能棄守,面對他國軍隊在50年代對南海島嶼的侵佔也大多限於口頭抗議。

人民解放軍的第一代領導人生長於陸地,以陸戰起家,曾切身感受到頭頂飛機的威脅卻不大熟悉海戰。海軍在解放軍編制序列中雖是獨立的軍種,實際上卻是陸軍的一支配屬力量,作戰隻服務於所在戰區的陸戰需要。例如北海艦隊屬於濟南軍區,東海艦隊隸屬於南京軍區,南海艦隊隸屬於廣州軍區,嚴格而論當年的解放軍並不存在獨立的海軍戰略。

上世紀70年代之后,隨著中國經濟實力有所增長,強敵從海上入侵的可能性又減少,海軍的戰略思想發展為“近海防御”,以保護海岸及其不遠處的島嶼為目標,並適當兼顧台灣和南海方向的斗爭。此時海軍建設的投入仍嚴重不足,技術手段也比較落后,隻好繼續以潛艇和快艇為主力,海軍航空兵落后的戰機也難以有效提供空中掩護,這使中國海軍於1974年完全控制距海南島近400公裡的西沙群島后,一時沒有能力再爭奪1000公裡外的南沙群島。上世紀70年代的南沙群島,出現了“菲律賓佔的最早、越南佔的最多、馬來西亞佔的最肥”這一局面,恰恰也是當時中國海上實力不足所面對的無奈。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