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讀者與有著別致靈魂的詩人學者們一起,擁抱詩歌,觀照心靈成長,詩意地棲居。 |
海外網3月22日電 3月21日是世界詩歌日 ,還有人在讀詩嗎?愛詩的人,用熱愛來回答。3月21日也是屬於詩人的日子,點亮閱讀的靈魂。聯合國與人民日報海外版海外網邀請中國最具有創造力的詩人翟永明,於堅,春樹,曹疏影,搭建此次交流,呼吁讀者與有著別致靈魂的詩人學者們一起,擁抱詩歌,觀照心靈成長,詩意地棲居。
問:詩歌是否隻局限在詩人和詩歌圈中?它和普通人及人們日常之間的距離該如何丈量?
於堅:我不認為詩歌僅局限於詩人和詩歌圈子。但詩歌也不是越大眾化越好。詩歌當然希望共享的范圍豐富、廣闊,但這不是詩人一相情願可以左右的,讀者也在創造詩歌。讀者也有過去時和未來時的。每首詩都有自己的命運。有的詩也許就三五個人喜歡幾分鐘,也夠了。
問:聯合國發起世界詩歌日的目的和意義何在?綜觀全球,詩歌精神將如何進一步傳遞?
於堅:聯合國這件事做得很好呵。我以為這就是詩歌的世界性使然,每個民族,每種語言都離不開詩。詩天然地是一種超越民族、語言的偉大聯合。詩當然依舊是以最古老的方式傳遞,以詩經時代讀者們的那種方式,短信、微信、或者宇宙飛船並不會詩詩的傳遞速度更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科文組織1999年宣布設立世界詩歌日。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在今年的詩歌日致辭中表示,“詩歌是一種旅行,它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直抵個人的情感、訴求和希望。詩歌為人類的夢想及其靈性的最高表達賦予了形式,詩歌也賦予人類改變世界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