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海外網>>評論

劉道彩:“免責書”是一道冰冷的牆

2013年09月17日00:08|來源:紅網|字號:

摘要: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急劇擴張,學生與學校的關系被染上濃重的經濟印跡與功利色彩:學校忙著招生掙錢,學生上學為一紙文憑。

昨日,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5000多名新生完成報到,他們踏入校園的第一件事,就是與校方簽訂《學生管理與學生自律協議書》。協議書明確:“學生本人對自殺、自傷引起的后果承擔責任”。(9月16日《南方日報》)

據校方相關負責人說,協議的意義類似“溫馨提示”,是對學生的“文明約定”。但這個協議似乎既不溫馨,也不文明。高校是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的地方,也應是充滿人文關懷的場所。大學人文關懷的最大特征莫過於尊愛學生生命。而在開學第一天,當那些滿懷憧憬的新生們,在步入大學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簽署冰冷的“自殺免責書”時,他們會是何種心情。

但這樣的條款並非東莞理工城市學院的專利,很多高校都存在類似的“自殺免責”條款,此前也曾引發媒體與公眾的批評。為何這種怪象一再出現?這種彌散於部分高校中的冷漠與不負責任,著實讓人遺憾,也讓我們的教育不能不反思。

事實上,學生交費進高校讀書,學生與高校之間就確立了一種契約關系,作為服務方的高校理應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也為學生的身心安全提供保障。大學生自殺、自傷可能由多種因素造成,出現問題某些高校不進行自我反思、完善學校管理,而是首先考慮如何免責,這不僅有失厚道,也嚴重透支學校的聲譽。更何況,從法理上說,學校單方面擬定的一紙“生死狀”根本就無法律效應,“免責書”隻能成為一道牆,阻斷學校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急劇擴張,學生與學校的關系被染上濃重的經濟印跡與功利色彩:學校忙著招生掙錢,學生上學為一紙文憑。師生之間難於交往,情感日漸淡漠與疏遠。這種“露水式”師生關系,一方面嚴重影響教學質量,也影響到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在大學畢業生對母校印象的問題上,有調查顯示,有近乎一半的畢業生不關注母校的發展,35.3%的表示“畢業后和母校就沒什麼關系了”,有16.2%的被調查者甚至用“爛”字來形容自己的母校。(2007年11月23日《中國青年報》)

著名教育家、清華大學原校長梅貽琦曾說過,高校最重要的是師生關系:師生猶魚,行動猶游泳,大魚前導,小魚尾隨。這種“從游”關系和美妙的生命過程,既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意識,也能讓其在此找到歸屬感、體驗到家一樣的溫暖。但現在,這種家的感覺和溫暖似乎正在流失,絕不能讓這種美好的東西成為稀缺資源。

(責編:張婷)

分享到:

教育,高校

時政國際評論台灣華人文史財經

最新熱點>

組圖:奶茶妹妹最新紐約約會私照曝光

民國五大美女間諜的悲劇人生

熱圖>

視頻>

論壇熱帖>

熱點推薦>

南京公交斑馬線禮讓 將路權優先還行人

上官婉兒墓考古再透細節 三大謎團逼近歷史真相

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