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海外網>>評論

曹林:“撐竹筏上學”也許是外人想像出的悲情

2013年09月11日08:30|來源:中國青年報|字號:

摘要:“廣西藤縣小學生撐竹筏上學”的報道,讓很多人感慨山區孩子上學路的艱難,日前當地官方已經叫停了“撐竹筏上學”,在岸上豎起禁撐竹排上學的安全提示,設立了臨時教學點。

“廣西藤縣小學生撐竹筏上學”的報道,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小學生用稚嫩的小手撐著竹筏去上學的照片,讓很多人感慨山區孩子上學路的艱難,感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並把矛頭指向了當地政府部門,為什麼置孩子於險境中?為什麼不能保障孩子的上學安全?輿論壓力下,當地官方已經叫停了“撐竹筏上學”,在岸上豎起禁撐竹排上學的安全提示,設立了臨時教學點,安排教師到點上課,就近解決村裡孩子上學難問題。

問題貌似通過“設立臨時教學點”得到了解決,孩子不必撐著竹筏上學了,可這樣的教學點畢竟是“臨時”的,不可能長久存在,淡出輿論熱點視野之后,孩子還得面臨求學難的困境。官方也許覺得“撐竹筏上學”會影響地方形象,孩子出事后會給政府帶來麻煩,已經“叫停撐竹筏”,可以后孩子怎麼去到對岸上學呢?原先撐竹筏隻要走幾百米,而在岸上繞著走得走4公裡,一天兩個來回就是16公裡。

官方“叫停撐竹筏上學”,看起來順應了輿論,其實是一種多輸的結局。雖然媒體是出於好心報道了“撐竹筏上學”,可官方對此也無根治之策,貧困地區買不起校車修不起橋,隻能簡單地叫停看起來危險的撐竹筏。可這只是無奈的鋸箭療法,臨時教學點撤去后,家長和孩子以后不得不走更遠的路。而且,山路不一定就比水路安全。境遇可能比之前的撐竹筏上學更壞更艱難,這一定不是孩子和家長所期待的結果。

這種尷尬的境況,跟不少地方暴露的問題一樣。媒體曝光黑校車現象,幾十個孩子擠在缺乏安全資質的黑校車中,地方政府在輿論壓力下打掉了黑校車。

有著安全隱患的黑校車被打掉了,可地方又無力購買正規校車,結果孩子們陷入更壞的境地:或者因路途太遠而輟學了,或者隻能坐更加不安全的拖拉機或三輪車。出現這種尷尬的結果,除了地方政府偷懶卸責的鋸箭療法外,也與城鄉兩個世界的隔膜有很大關系。對貧困山區缺乏了解的城市人,還有習慣生活在城市、看問題習慣帶著城市生活經驗、掌握著話語權的媒體人,放大了“撐竹筏上學”的悲情。

“撐竹筏上學”的悲情很大程度上是外人想象出來的,生活在其中的大人小孩並沒有覺得悲情。分析問題有必要深入其中設身處地,而不能身在其外夸夸其談。了解了這個村庄就知道,“撐竹筏上學”在當地已經傳承40年了,因為上學陸路太遠,而水路很近。37歲的村民姚先生回憶說,1983年,他上小學一年級,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撐竹排劃過500多米的水面往返家和學校之間,一天兩個來回”。而且,山路不一定就安全。村民說,作為成長生活在庫區的山村孩子,從小就會游泳,這也是村民放心讓孩子撐竹排的主要原因,“不會游泳的就不給去學校”。

這是生活在城市的人無法理解的生活經驗,這就是兩種生活的隔膜。想起一個故事,在貧困山區採訪時,記者對正在給孩子泡方便面的母親說:以后盡量讓孩子少吃這些油炸的速食垃圾食品。孩子的母親說:“沒關系,不經常吃。但是每年都會給孩子煮一次,因為今天是孩子的生日,其實我們根本舍不得吃。”在城市人眼中,方便面是“油炸的速食垃圾食品”,他們的日常經驗無法理解,在另一個他們很陌生的世界,方便面是奢侈品。沒有山區和農村生活經驗的人,無法理解“撐竹筏上學”這樣的底層求學狀態,很容易脫離那個世界的語境而按自己的經驗進行悲情想象。不進入真實的生存語境,很容易徒有悲情的感傷和憐憫,而缺乏貼近現實邏輯的務實思考。

“叫停撐竹筏上學”對孩子們也許是更壞的結果。同情和悲憫是可貴的美德,可如果能夠突破優越感和隔膜而俯身進入那個陌生世界去將心比心,不只是憐憫,而能夠設身處地站在當事人的立場去思考,那是更大的善。(曹林)

(責編:張婷)

分享到:

教育,上學難,撐竹筏上學,教學

時政國際評論台灣華人文史財經

最新熱點>

山西男童挖眼案7細節被忽略 目擊証人去向成謎

一帘幽夢倩影疏:驀然回首五十年四十位女神

熱圖>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山西煤炭救市見效 煤老板攜出逃資本返鄉

房租上漲勢頭不減 北漂不堪壓力逃離北京

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