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09日09:30|來源:海外網|字號:
從另一側面觀察,李小平認為,中國政府在生育率降到負增長之前就調整生育政策,實際上妨礙了生產線的技術提升。他說,技術替代人類的極限是無窮的,自動化,機器人、流水線、無人駕駛的技術,商家都樂意使用,但如果政府因為擔心生育率下降影響勞動力而放寬政策,那隻會拖緩技術對勞動力的替代,中國將長期停留在勞動力密集型的經濟發展,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擺脫“中等收入陷阱”。
“二胎”消費帶動內需增長
大部分經濟學者都認為,放寬生育政策將能促進消費增長,為中國的GDP增長帶來積極效應,不隻有助於經濟轉型升級,也能為外商外企提供新商機。陸杰華甚至評估,“單獨二胎”放寬所能帶動的消費作用,會比減緩老齡化及提高勞動力的效用更為明顯。
短期而言,嬰兒和兒童相關行業和產品,如醫院產房、學前教育、奶粉、尿布、嬰兒推車、兒童服裝等相關行業將能受益。長期來說,房產和汽車的需求也可能提升。
瑞銀証券分析師8月份發布的報告預測,如果二胎政策在2014年全面放開,生育高峰值將推遲四五年,到2017年底,0-3歲嬰兒數將比無二胎政策下多13%左右,從而帶來嬰幼兒奶粉行業人民幣180億元左右的新增需求。
新加坡企業也希望能在中國乳品市場中分一杯羹。據《經濟觀察報》報道,有一家新加坡乳品生產企業今年9月份通過一家上海咨詢公司,聯系到了一位報道過“單獨二胎”政策的中國記者,試圖了解更多信息,以便為“二胎潮”做准備。
不過,“二胎”對於房屋和汽車等消費耐用品的需求提振效果,恐怕要在十幾、二十年后才能顯現。在廣州當房屋中介多年的小沈告訴記者,20年后的事很難預測,高層領導的決策、房屋政策、經濟環境都可能起變化,“說不定那個時候已經沒有高房價問題,好像新加坡那樣有很多保障房 ,做到‘居者有其屋’了”。
![]() |
(責編:張婷)
老齡化,二胎,人才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