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10日07:47|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字號:
美國搞戰略重心轉移不就是為了遏制中國,阻止中國成為區域霸權嗎?因此,中美戰爭很難避免,戰爭是可能的,可能因為台灣或朝鮮半島。美國的虛偽就在於承認會包容中國,事實上卻並不會容忍,最后中美兵戎相見並非不可能。
閻學通(清華大學教授):作為現實主義者,我跟米爾斯海默有許多共同觀點。我同意中美都希望成為世界第一,我也贊同中國應謹慎行事,表現低調。不過,我們就中美戰略選擇看法不同。中國不一定會走美國的道路,而且,美國也有遏制之外的其他選項,也許比中國成為主導國的戰略選項還多。
習近平提出,周邊外交要為民族復興創造有利環境。他主張加強與鄰國的安全合作,經濟上推出海上絲綢之路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些表述與以往不同,是創新之舉。以前我們外交總是美國優先,在美國與我鄰國有沖突時總是照顧美國,我們怎麼可能有好鄰居呢?
中國主張先尋求“共同利益”以便合作,而不是先尋求“互信”。即便有相互沖突的利益,也可以搞預防性合作,防止沖突。共同利益而非互信是合作基礎。
中國如何贏得朋友?贏得真正朋友的方法是互助。中國應讓友好國家獲益,而不是隻想著如何從對方身上獲益。這就是所謂的“惠及周邊”和“命運共同體”。
中國要奉行“王道”。而建設命運共同體就是中國現代的“王道”。在進攻性現實主義看來,道義沒什麼作用,而道義現實主義則把道義視為國家實力資源之一,因為道義能加強與朋友的關系,能在國外贏得朋友,在國內贏得支持。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很弱,但更多參與了戰爭;中國經濟發展后,越來越不願意動武,成為主要大國中最和平的。這體現了中國和平崛起的趨勢和基礎。
當然,和平崛起也不應該意味著處處容忍,不敢使用武力。正如習近平所說的“底線思想”,中國外交政策具備了基本的原則和底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所以我既不排除中國有卷入戰爭的危險,也不排除中國有和平崛起的可能性。
中國之所以不會與美國發生直接戰爭,一是因為核武器,核武器既然能阻止美蘇開戰,當然也有阻止中美開戰的功能。二是因為全球化。現在的經濟相互依存跟一戰前不一樣。全球化的作用與經濟相互依存的作用不完全相同,全球化在提高相互依賴敏感性的同時降低了相互依賴的脆弱性,導致雙方不僅對開戰謹慎而且需求不大。
(責編:張婷)
霸權,中國,和平,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