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11日07:25|來源:新華網|字號:
新華網近日報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旨在規范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這是中央改進作風以來又一大突破。針對多年來公務接待之積弊予以規范,真正將公務接待納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
長期以來,“公務接待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吃點喝點沒什麼大事。”“從來沒有吃喝犯罪的。”等等一些論調十分流行,人們驚嘆於公務人員的食腸寬大,“一桌飯吃掉農民一年的收入,吃掉一頭牛”等等比比皆是。
在八項規定、群眾路線整風活動不斷引向深入的時候,在作風建設取得初步成效的時候,公務接待新規全新出台,以一種清新、准確、嚴厲的方式面向社會。其中,新規中透出的“四大狠招”尤其引人注目,給人們以很大的期待。
清單制度:讓“筐內私貨”現出原形
根據新規,接待費報銷將實行清單制度。“接待費報銷憑証應當包括財務票據、派出單位公函和接待清單。”“無公函的公務活動和來訪人員一律不予接待。”“公務活動結束后,接待單位應當如實填寫接待清單,並由相關負責人審簽。接待清單包括接待對象的單位、姓名、職務和公務活動項目、時間、場所、費用等內容。”
某部門辦公室主任對此評論,“這是一記狠招,過去接待費報銷,隻要有一張發票,發票上領導簽了字就行了,至於是請誰的,還是什麼事,沒有領導會去過問。”這就必然導致過去有不少“私貨”被夾帶,有的甚至就是一張空發票。
如果實施了接待清單制度,加上財務票據和派出單位公函,足以讓一些“私貨”現出原形,經不起財務推敲,也經不起部門審計和檢查。
![]() |
(責編:張婷)
公款,消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