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3月25日16:07|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別跟我提佔領者舉止多麼文雅,沒有施暴,垃圾也都分類處理得干干淨淨,“佔領”本身就是暴行,就像強闖民宅就是罪,攜帶了什麼武器、帶沒帶武器都是罪。 |
佔領不是抗議而是暴動。我想得起相似的行動,隻有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進攻凡爾賽宮,和俄國十月革命的攻佔冬宮。
別跟我提佔領者舉止多麼文雅,沒有施暴,垃圾也都分類處理得干干淨淨,“佔領”本身就是暴行,就像強闖民宅就是罪,攜帶了什麼武器、帶沒帶武器都是罪。
[我沒法繞過這個話題]
很不情願寫下這篇文章,但是我沒法繞過這個話題。
今年3月上旬我第4次參訪台灣,這次主要是考察台灣的公民社會建設。作家龍應台多年前就說過,台灣最可貴的其實是公民社會建設。這個觀點,這回我又得到了印証。參觀的台北101大樓附近“四四南村”(眷村博物館)、閑置舊酒廠改造成的“華山文創園區”,都是公民積極參與、官民互動的產物,其間甚至有人為之坐過牢﹔正如大陸記者楊猛《最后的眷村》所記,“中正紀念堂”旁邊的紹興南街眷村,地皮被政府劃給了台大,卻是台大的學生自發地組織起來幫這些弱勢者維權,老師和校方大體上也是支持他們的……
適逢台灣“立法院”總質詢會期,3月6日上午我特意到會場,與一批批去上“公民課”的中學生們一起觀摩總質詢(與平時質詢部會首長不同,它是質詢“行政院”院長),目睹了院長江宜樺一直畢恭畢敬站著,回答“立委”的發問,而民進黨立委劉某咄咄逼人,不時打斷江的話。隨后,我拜訪了兩個民間組織,一個叫“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一個叫“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聽介紹,看PPT,要了一大堆資料,覺得台灣人關心民主建設的公民意識和監督制衡的良治觀念,真值得好好地研究和介紹一下……
3月8日適逢全台反核電大游行,我參加了雨夜在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舉行的反核電集會,感動於會場良好的組織和市民強烈的環衛意識,卻也隱約覺出有一股不對勁的民粹的味道,感覺台灣的民主轉型並未完成。
當我從台灣歸來,處理了一些雜務,正打算寫台灣參訪感想時,發生了學生佔領“立法院”議場的大事件。
我緊密關注著事件的動態,觀察各方的反應,征詢台灣知識界朋友的看法,感覺我如果回避就此事發表觀點,訪台文章就沒法靜心寫出來。
[梁文道此言有理]
正當我不知如何下筆合適時,讀到梁文道發表在大陸《新周刊》上的文章:《台灣沒有大陸人說的那麼好,也沒有台灣人說的那麼壞》。梁文道是香港學者,卻長大於台灣戒嚴時期,這些年常進出中國大陸,在大陸發聲和出版著作。
梁先生說“台灣沒有大陸人說的那麼好”,主要是說,大陸人對台灣最大的誤解是:這個真是傳統中國。“實質上,台灣已經不是傳統中國可以概括了,尤其是之前所說的價值觀的多元化、文化上的輕盈等,都是台灣人數十年努力的結果。”他小時身邊的台灣人也很粗野,很暴力,也隨地亂吐。
事實上,梁文道筆下所說的“大陸人”,是指一批“國粉”(民國粉、國民黨粉)。輕度“國粉”,對台灣風土人情有好感,認同解嚴后的社會轉型成果﹔深度“國粉”,不僅對現在的台灣甚至對戒嚴時期乃至大陸時期的“兩蔣”,都表示高度認同和贊美。
其實,“兩蔣”雖然沒有搞“文革”和“破四舊”,卻也並沒有那麼偉光正,如何敗退台灣的且不論(真有人像大陸電影《南征北戰》嘲笑的國民黨軍官所說的“不是國軍無能,隻怪共軍太狡猾了”),退守台灣后向對手學習,搞領袖的個人崇拜,搞白色恐怖,在軍隊裡建立政工系統,足見國共兩黨都是蘇俄的學生。現實的台灣社會也根本不可能完美無瑕。我們不要陷入意識形態的對抗,也不要陷入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
梁文道《新周刊》這篇文章是在“佔領”事件發生之前寫的。他關於台灣學生佔領“立法院”的短評《政治還是正確》,說大陸有人反對學生佔領“立法院”,鄙視支持學生的藝人,是出於“統派”立場在站隊,“據說綠營支持台獨,而現在的台灣政府既是藍營執政,這項協議又是加強兩岸合作﹔所以反對現任政府通過這項協議就一定是綠的了,就一定要鄙視了。”也許有持他所說這種“立場”和邏輯的大陸人,但我肯定不是出於這種心態才反對佔領行動。
我這裡只是取他這樣的認知,不要憑感情和願望評價台灣,而要實事求是,當褒則褒,當批則批。
![]() |
(責編:鄒雅婷)
反服貿,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