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4月01日09:42|來源:《求是》|字號:
實現的途徑
理想指引方向,道路決定命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一般說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統一性並不排斥各個國家發展道路的多樣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行之百世而不廢,但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15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我國實際與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既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植根中國大地,反映人民意願,適應中華民族和時代發展的進步要求。這條道路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歷史已經反復証明,無論是封閉僵化的老路,還是改旗易幟的邪路,都不能解決中國的發展進步問題。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上,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面臨什麼樣的挑戰,我們都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與時俱進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不移沿著正確的中國道路奮勇前進。
經濟建設是興國之要,中國精神是強國之魂。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弘揚中國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條件。唯物史觀教導我們,生產力最終決定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而思想文化反過來又影響政治和經濟生活。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民族復興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事業。離開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中國夢就會失去物質基礎﹔離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夢也會喪失精神動力。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主線,貫穿到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不斷增強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振奮起全體中華兒女實現中國夢的“精氣神”。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廣大人民群眾的團結奮斗是實現中國夢的主體力量。在歷史唯物主義看來,社會歷史活動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是群眾的事業。“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87頁)毛澤東在黨的七大政治報告中深刻指出:“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3卷第1031頁)習近平同志強調: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因此,我們要牢記這一精神,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為崇高理想奮斗與為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廣泛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人民首創精神,將13億人的思想和行動匯聚成實現中國夢的磅礡力量。
(責編:牛寧)
唯物史觀 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中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