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新思潮>> 正文

寒竹:西方民主的移植為何深陷泥潭?【3】

2014年04月08日10:56|來源:求是|字號:

台灣太陽花學運現場

三、國家認同是民主政治的前提

一些國家移植西方民主失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就是在國家認同尚未形成時就貿然實行西方式民主,甚至試圖用民主政治來解決社會因國家認同分歧而發生的沖突,這不僅是南轅北轍,而且是給社會沖突火上澆油。從各國歷史看,如果社會大多數成員對國家沒有基本認同,理性就會退場,任何政治辯論都難以達成共識,如果這時再引進民主機制,常常引發激烈的社會沖突。在一個缺乏國家認同的社會建立民主政治,就等於在撕裂這個社會。

試圖用西方民主模式來解決國家認同的人忽略了,西方社會對國家的認同在先,政治民主建立在后,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礎。

西方及台海兩岸的很多學者都對台灣社會發展有一個判斷,這就是認為台灣已經完成了民主化轉型。與台灣人交談,相當多的人也把台灣民主化當成一個即成的事實。所有這些斷言台灣完成民主轉型的依據也很簡單,這就是2000年台灣完成了和平的政權輪替。按照西方民主理論,兩黨或多黨競選,公民普選在台灣都實現了,而且還用選票實現了政黨輪替,這難道不是民主政治嗎?

但是,上述判斷回避了兩個很重要的問題:台灣社會完成了國家認同嗎?國民黨與民進黨真正是西方意義上的執政黨與在野黨嗎?

根據台灣“旺旺中時民調中心”2014年度第1季的民意調查,台灣居民中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高達40%,這個比例近年來並無大的變化。這一次強佔台灣立法院的學生領袖在集會中為了安撫激進的同學,反復宣稱自己不是中國人,以期用這種族群站邊的方式來獲得支持﹔而連續在台灣執政兩屆,目前是台灣第二大黨的民進黨從來就沒有承認台灣地區的“中華民國憲法”。從2001年開始,民進黨更是把主張台灣獨立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作為黨綱。很多贊揚台灣政黨輪替的人都有意無意地回避了,民進黨其實並不是一個認同憲法的政黨,而是一個要推翻憲政體制,重新獨立建國的“建國黨”或“革命黨”。如果不是中國大陸和美國兩大政治軍事力量的壓力,民進黨早在2000年就宣布獨立建國,台灣早就可能陷入內戰和族群沖突的混亂之中,哪裡會有和平的“政黨輪替”?

台灣行政院長江宜樺曾在1998年出版過《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一書,從“族群血緣關系”、“歷史文化傳統”與“政治社會經濟體制”三個方面對國家認同進行了分析。但是,台灣族群沖突的潘多拉盒子早已在移植西方民主的過程中打開,族群已經撕裂。江宜樺作為學富五車的政治學博士,在這次跟佔領“立法院”的學生對話中,沒講幾句話就被學生嗆“滾回去”,滿腹經綸也無法述說,最后隻有無奈離開。在一個族群分裂的社會,從來就隻有情緒而沒有理性。沒有理性,何來民主政治?

本來,台灣社會比較好地保存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七八十年代經歷了經濟起飛,經濟各項指標曾一度居於亞洲四小龍之首,但近十幾年來卻一路下滑,這跟島內的政治亂象有很大關系。作為一個經歷了長期殖民統治的地區,國家認同尚未完成,台灣原本不應盲目照搬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結果,從西方引入的多黨競選政治不僅沒有形成良性的政黨輪換,反而造成了族群分裂和國家認同的危機。這一次強佔“立法院”的太陽花運動雖然事出偶然,但偶然中卻顯示出必然,因為台灣社會從來就沒有完成國家認同,也沒有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制度。時至今日,國家認同仍是台灣社會最大的問題,這個問題當然無法由民主政治來解決,因為國家認同是民主政治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國家認同,何來民主政治?這一次台灣學生強佔“立法院”、進攻“行政院”,撕開了台灣社會的民主外衣,讓人看到了所謂台灣民主不過是一種幻相而已。

今年2月烏克蘭出現的動蕩也跟社會缺乏國家認同有關。烏克蘭在蘇聯解體后獲得獨立,但新建的國家從來就缺乏社會基本認同,東西烏克蘭的分裂趨勢一直潛在。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體,烏克蘭現有版圖的歷史還不到70年。東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民族文化接近俄羅斯。1922年蘇聯成立,東烏克蘭加入聯盟,是蘇聯的創始國之一。而西烏克蘭(東加利西亞和西沃倫)則是另外一種情形。西烏克蘭從1918年就被波蘭佔領,在后來波蘭和蘇聯簽訂的《裡加條約》中,雙方都承認西烏克蘭屬於波蘭的領土。一直到二戰爆發后,波蘭被德國和蘇聯瓜分,西烏克蘭才並入蘇聯的烏克蘭共和國。所以,在國家的起源上,東西烏克蘭本身就有著根本性的差異。在烏克蘭這樣一個缺乏國家認同的社會,貿然實行西方的多黨政治,用黨派爭斗放大和加劇了地區和族裔對立,使社會的分裂風險進一步加劇。在烏克蘭28個級行政區中,亞努科維奇的親俄勢力在10個東南部地區佔絕對優勢,而尤先科和季莫申科的親歐洲勢力在另外18個中西部地區則處於上風,社會大眾對國家的認知處於一種分裂狀態。這一次烏克蘭出現的街頭暴力和政治動蕩正是東西烏克蘭分裂的集中爆發。展望未來前景,缺乏國家認同仍是烏克蘭最大的社會問題,從西方移植的政治民主根本無法生根。

綜上所述,西方民主是穩定西方社會的一種重要形式,這種形式是通過政治弱化和政治空洞化來實現的﹔同時,西方民主也是在國家認同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一個高度政治化的傳統國家,在一個政治經濟交織密切的國家,如果貿然引進西方民主來解決尖銳的利益沖突,甚至用來解決國家認同的問題,可能會適得其反。利益沖突可能會在黨派爭斗中加倍放大,族群沖突可能會更加非理性化,社會極有可能在內斗中崩潰。作為發展中國家,找到適合自己的民主形式應該才是發展的正道。

(責編:牛寧)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民主 民主政治 國家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MH370航班失聯滿月 乘客家屬辦祈福活動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1901年八國聯軍鐵蹄下淪陷的北京城

烏魯木齊特警進行警用器械訓練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