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7 08:39:26|來源:參考消息網|字號:
【延伸閱讀】
日媒呼吁日本勿忘歷史牢記“加害者責任”
2014-08-15 08:42:22
參考消息網8月15日報道 日本《朝日新聞》8月13日刊登題為《勿忘歷史乃后代之責》一文。文章稱,今年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當1894年東亞和平被打破的那一刻,當年7月29日的《東京朝日新聞》曾發表社論表示歡迎。
“與其說戰爭是災難,不如說是進步的方法”,“如果清國大敗於日本,或許會有所反省吧”……
文章稱,那是一個視本國將士為追尋富強而戰理所當然的時代。人們對於由火炮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戰爭的殘酷性可能還沒有太強的意識。
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后,各國都認識到打仗這件事基本上是不能再干了。無論是對行使武力態度謹慎的《聯合國憲章》,還是倡導和平主義的日本憲法,都延續了這種認識。
經歷過版圖擴大以及隨后大敗的日本人心中,深深鐫刻下了戰爭的烙印。但是69年過去了,記憶也隨風而逝。
正如英國歷史學家羅賓·奧斯本在其《古希臘史》一書中所說,歷史有時會被忘記,又從忘卻中重生,再被改寫。
在最為重視對日友好的上世紀80年代,談論遭受日本侵略以及有關戰爭的歷史在中國受到了抑制。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這段歷史又開始被強調。近來關系出現惡化后表現得更加明顯。日本對中國發展所作的貢獻則越來越無人提及。
似乎對於這種做法已經出現了厭煩的傾向。但是在向對方提要求之前,首先讓日本反躬自問吧。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去年4月舉辦了首個紀念《舊金山和約》的主權恢復日慶典。“國破山河在,這就是1945年夏日本的真實景象。”而在當年8月15日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上,安倍隻字未提對亞洲各國的加害行為。他強調的是“從屈辱到榮光”這樣易於接受的說法,不去觸碰那些令人不快的史實。可能也不完全是這樣。但其中是不是就暗含著改寫歷史的意圖呢?
當然,將由日本給自己造成的戰爭傷害作為和平思想的起點,這一點也非常重要。但是不能忘卻的是,當年的日本軍隊將戰火引至亞洲多國,波及大量平民。將這一點說成是自虐史觀未免太過愚蠢。日本應當為在意表面上的國家威信而掩蓋歷史事實的做法感到可恥。正確地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才是值得驕傲的。
文章稱,如果缺少自覺,就難以記住加害的歷史。如今69年過去了。特攻隊的故事成為暢銷書,但是又有多少人是將其作為正視戰爭加害責任的文學讀物來讀的呢?
文章稱,后人的責任就是一碰到機會就要展現出不會忘記歷史的意願。這才是之前歷代首相在8月15日追悼戰歿者的同時必然提及加害者責任的意義所在。
安倍在第一次擔任首相的2007年也曾表示“給亞洲各國人民帶去了莫大的傷害和痛苦”。但是去年他卻作出了罕見的選擇。今年代表日本國民的他更應該重復2007年的表態。
文章稱,7月,中國發表了回顧日清戰爭的多篇評論。當年因衰弱而戰敗,如今應該怎麼辦?這是中國人所思考的。《人民日報》(海外版)指出,“我們要建立以海軍為基本力量的強大海權,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能力,讓甲午戰爭的悲劇不再重演”。
文章認為,為了謀求近來軍備擴張的正當化而利用歷史的做法,無疑是搞錯了方向。和120年前一樣,這種似乎是認定將會爆發沖突的論調並非是對歷史的繼承。
文章認為,對於這樣的論調,日本不能再為其提供現實依據。所以才必須要嚴格繼承69年前作出的反省。
新民族主義,日本近代史,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