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8 22:50: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專項巡視的要害在於,不按常理出招,不是走一趟就好了,而是隨機而動,哪裡反應強烈,哪裡有問題,就可以巡視哪裡,巡視無死角,且一個月內就要完成任務,效率之快,足見王岐山的整體布局之大。 |
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有句名言: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在現代中國,對於這句話闡述最深刻的當屬朱光潛。他曾說:“沒有一個過去史真正是歷史,如果它不引起現實底思索,打動現實底興趣,和現實底心靈生活打成一片。過去史在我的現時思想活動中才能復蘇,才獲得它的歷史性。所以一切歷史都必是現時史。”
對於普通青年來說,朱先生的話有些繞。還是需要一個翻譯。用現代的白話文來說,意思就是:歷史總是為現實服務的。深刻是深刻,總覺得還是隔了一層。
又有一種說法,比朱先生的解釋直白多了:一切當代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在歷史找到出處。這話直白。就拿當下最火的反腐來說,11月18日,沉寂良久的中紀委終於又來了新動作,王岐山親自部署2014年第三輪巡視。
具體的制度,得放到歷史中,才能顯示其深刻。在歷史上,這可是大有源頭的,漢代的刺史制度,唐代的六條巡察制度等,可謂導歷史之先河。不同的是,漢代的刺史只是個小官,唐代的按擦史可是皇帝身邊的大臣。不過,這兩個朝代都沒有解決的是,怎麼不讓巡查史變成一級行政官員。
這個難題,在老王手中解決了。巡視組組長一次一授權,並實行嚴格的回避制度,三個“不固定”更是解決了這個歷史難題。但顯然,深諳中國傳統治理之道的老王,並不滿足解開一個歷史難題。這不,他更是要求巡視在“專”上著力,在巡視傳統之外,開創了一個叫“專項巡視”的東西。而老王的這個手筆,必然會成為克羅齊筆下的“歷史”,在未來有著它的價值。
何以解之?
首先,這輪巡視可以視為巡視工作的第二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主要是以常規巡視為主,以專項巡視為輔,專項巡視主要是為以后積累經驗。而在這輪巡視工作中,清一色都是專項巡視。常規巡視和專項巡視的區別,前者是陣地戰,是常規武器﹔后者是運動戰、麻雀戰和地道戰,出其不意,是非常規武器,甚至可以成為戰略導彈,既有精確制導,也有指哪打哪的功能。王岐山說得更直接:“可以圍繞一件事、一個人、一個下屬單位、一個工程項目、一筆專項經費開展巡視。”因此,專項巡視的要害在於,不按常理出招,不是走一趟就好了,而是隨機而動,哪裡反應強烈,哪裡有問題,就可以巡視哪裡,巡視無死角,且一個月內就要完成任務,效率之快,足見王岐山的整體布局之大。但是,進入巡視工作的第二個階段,並不意味著隻有專項巡視,也不意味著巡視過了,就安全無恙了。早在7月份,王岐山就放過風,“巡視過后再殺個回馬槍”。
其次,專項巡視的一個特點是“與紀檢、組織等部門的協調”,這可能是本輪巡視的一大特征。有一個一直被大家忽略的點,中組部部長趙樂際,同時擔任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換言之,巡視組發現的線索,能直接轉交給中紀委、中組部兩大系統,而兩位副組長,一位是中組部部長,一位是中紀委排名第一的副書記,能夠直接調動兩大黨內系統的資源和力量,通力配合。這也是為何讓這兩人擔任副組長的深意。
而專項巡視組並非是案件受理者,它的作用乃在於“捋出問題線索、掌握巡視對象情況”,實際上正是中紀委三次會議所要求的。聚焦主業,也就是黨紀檢查和反腐,而將部分具體的取証、檢查等工作剝離,交予其他部門,形成反腐合力。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專項巡視充分表明了,中紀委是反腐的“主軸”和主力軍。
再有,在第三輪巡視中,總共有13個單位,其中,兩個是國家機關,即文化部和環保部﹔兩個是人民團體,即中國科協和全國工商聯﹔一個是事業單位,即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剩下的,還有8個單位,全是央企。選擇這樣的組合,亦有其深意所在。
首先,在中國的權力構成中,除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還有中央內部的權力結構,即中南海和各部委的關系。政令出不出中南海,不僅要看地方的執行情況,也要看各部委的執行力。在地方巡視全覆蓋已經完成的情況下,剩下需要著力的就是中央和國家機關,而在這些機關,大部分都有中紀委的派駐機構。王岐山上任后,要求逐漸實現派駐機構的統一管理和專職化,讓派駐的各組長從所在機構的業務中抽離,專注於紀律檢查。因此,國家機關本來就有一層監督,再來一次專項巡查,不外乎隻有三種可能:或是樹標杆,警示各中央國家機關,不要以為沒有被選中巡視,就沒事,隨時都能來巡視﹔或者是這兩個單位問題比較多,領導干部反應強烈﹔或者純粹就是不幸被抽中了。
而對人民團體的巡查,也是開了一個先河,之前並未巡視過人民團體。但別忘了,科協的黨組書記申維辰可落馬不久。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央企佔據了此輪巡視的“大半壁江山”。為啥選這八個單位?王岐山的話,或許可以作為一個回答:“哪裡問題集中就巡視哪裡,誰問題突出就巡視誰。”這應該夠明白了:問題集中,問題突出。
最后,王岐山特別要求要處理好專項巡視與“四個著力”的關系,不能就事論事,而要尋根溯源,用老王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分析其歷史沿革和文化,善於從一個問題線索中,發現被巡視對象在腐敗、作風、紀律、選人用人等方面的普遍問題。”這也夠明白了,意思就是:舊賬也得查,巡視組是來翻舊賬的。
“打虎書記”的布局,從專項巡視而言,怕是早已超越了漢、唐的刺史、按察制度。這才是歷史的貢獻。
回到開頭那句話,更深刻的意思,乃是歷史總是會以這樣、那樣的方式,影響當代﹔而當代的作為,雖然會成為歷史,但能不能有歷史性作用,就得看當代人的行動了。當下將會成為未來的歷史,因此需要創造活著的歷史,為未來中國做制度貢獻,這或許是這位深諳傳統歷史文化的打虎書記所想、所做的。
哦,別忘了,朱光潛並不是歷史學家,他是一位美學家。(文/林亦辰)
本文為海外網“金台2號”欄目原創,如有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
關於經濟走勢、時政局勢及其它熱點話題,金台2號還有更多精彩分析。敬請關注。
反腐 王岐山 中央巡視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