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17日15:11|来源:学习时报|字号:
创新技术手段,过滤不良信息。自美国“9 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各国政府都将出现于公共场合、可能被理解为带有威胁公共安全意味的信息,视为潜在危险要素进行严肃处理。近期,虽然受美国“斯诺登监控丑闻”影响,人们对政府过度监控网络表示反感,但鉴于日益猖獗的网络暴力言论,会增添整个社会的紧张气氛,因而人们对政府监控和清理网络暴力言论的举措表示了理解。据《环球时报》介绍,保守估计,全球几乎八成以上的国家在加强对网络鼓吹暴力等言论的监控。在日本,人们将鼓吹暴力的网络言论称为“网络犯罪预告言论”。在2008年日本“秋叶原杀人事件”后,尽管舆论对身处社会底层的罪犯有不同看法,但日本公众几乎都同意对“网络犯罪预告”进行即时监控和严厉惩处。为此,日本警视厅专门委托软件公司开发了能自动收集“网络犯罪预告”言论的软件。法国重视减少网络暴力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在政府干预下,网络服务商有义务向用户推荐“家长监督器”等青少年上网保护软件,这类软件可阻止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伤害。美国很多商业网站都与联邦政府密切合作,并使用针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器。例如,SurfControl公司推出的“网络巡逻”(CyberPatrol)软件是美国过滤工具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一直在为网络暴力言论在内的不良信息治理提供解决方案,相关网站的编辑在删除任何有关亵渎种族、民族、宗教和人身攻击的言论时“从不手软”。
明确责任部门,履行管理职能。早在1992年7月,韩国就成立了信息道德委员会;目前,韩国管理互联网内容的专门机构是隶属于信息和通信部的互联网安全委员会(InternetSafetyCommission,KIS-COM),该委员会的主要目标就包括阻止有害信息在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上的流通,促进健康的网络文化发展。KISCOM的审查范围包括BBS、聊天室,以及其他“侵害公众道德的公共领域”、可能“伤害国家主权”和“伤害青少年感情、价值判断能力的有害信息”。在德国,联邦内政部总体负责网络监管,其直属的联邦刑警局下设机构“数据网络无嫌疑调查中心”,承担国内俗称的“网络警察”的职能。他们无需根据具体的嫌疑指控,有权 24小时不间断地跟踪和分析网络信息,以发现可疑的违法行为。目前,德国已有 16个州设立了“网络警察”或类似监管机构。2004年,希腊成立了网络犯罪部,专门负责处理和互联网相关的犯罪行为,一旦发现涉及国家安全、欺诈犯罪的暴力信息,马上就会向法庭申请专门的搜查令,逮捕涉案人。日本的经济产业省对不良信息治理负有重要责任,不仅如此,日本还积极号召民间机构和社会团体也加入到治理网络不良信息的行动中来。2005年4月,日本成立了隶属于信息技术安全局的“国家信息安全中心”,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 | ![]() |
(责编:张婷)
暴力,法制,网络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