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堂吉伟德:刘丁宁离开港大复读不是是非命题

2013年10月12日09:36|来源:东方网|字号:

  刘丁宁离开香港大学的消息,不只出现在本溪高中吧里。显示来自黑龙江大庆的“父者”10月9日发出微博:刘丁宁,女,2013年辽宁省本溪市文科状元,668(+10)分。被香港大学中文系录取,并获72万元人民币奖励。10月初,被港大辞退,港称不理想,且水土不服。目前已经回本溪高中复读。(10月11日《辽沈晚报》)

  从教育本身来讲,植根于东方文化的香港院校跟国内大学相比其实并没有多少优势。整体质量上甚至略逊一筹,香港大学吸引人的关键所在还是较为开放的教学模式和高额的奖学金。如果说内地院校没有增养出学术大师,港台大学同样面临这样的尴尬。从这一层意义来说,过度渲染内地高考状元离开港大落入了炒作的窠臼。

  正如有评论所讲,高考状元不过是比其他人多考了两分,分高并不代表能力高,在高考状元作用日渐弱化的情况下,读港大学与读北大并无两样。香港大学与内地大学争状元,两者之间在本质上也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用状元人数来为自己撑门面。自然,离开港大复读的背后,同样具有某种软广告的嫌疑。刘丁宁离开香港大学本不是什么新闻,现在成了新闻便耐人寻味。说穿了,依然没有逃离“状元情结”下的利益局限,并因之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

  如果不是因为状元,如果不是港大,如果不是高额奖学金,也如果不是因为“更适合北大”的解释,刘丁宁离开香港大学的消息,也不会引起如此高的关注。选择与离开,那就是一种自我选择,并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也不存在绝对的优与劣,其间更无教育本身的牵连与附会,那不过是一种权利的自我表达与实现,不过是自我选择的一种矫正与改变,对其展开丰富的联想,并将其作为某种价值或者标准的指向,其实都有失理性而公正。

  事实上,我们似乎正陷入某种奇怪的陷阱中。一起偶然的事件,却引起了过度的联想,有人甚至直接将其作为教育优劣评价的标准,并对时下的教育体系进行抨击,并因此导致了非此即彼的站位,让人在“港大”与“北大”之间纠结不已。却忘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选择离开也好,选择就读也罢,那不过是基于个人的自由选择而已。就读并不代表就很喜欢,离开也不代表讨厌,只是她经过尝试与权衡之后,觉得时下的选择更适合自己而已。这种选择与谁都没有关系,也不应成为关注点所在。如果就此套上某种标签,甚至作为学校优劣评价的一个标准,必然会对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也会给公众的情感造成伤害。

  离开港大复读不是教育的是非命题,真正的是非恰在人的心中。那些杞人忧天的猜疑,不过是基于自身立场的自利行径。这起偶然事件的最大意义,恰好于此让我们对于时下的社会心态,有着解剖的标本意义,并于此窥视价值取向与权利认同上的偏差。唯有将其作为个体权利的表达,并给予应有的理解与尊重,才是对事实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理性构建的负责。对于当下的国人来说,我们恰恰就缺少尊重的素养,理智的修为。

(责编:张婷)

分享到:

状元,港大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上海裸拍门”疑似当事人:为挑战传统观念

台女军官曾传1500张性感照上网 现嫁作人妻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卫生局回应摊派精神病指标:已低于上面标准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