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03日08:56|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不仅传统媒体的粗鄙化,即时互联技术平台上的许多社交媒体自媒体,创业过程急于成功急于建立自己王国的急不可耐,在把别人一棍子打死的同时,大吹自己的法螺,也显示了粗鄙的特征。 |
四、年度人物
1、罗振宇/申音(及其所代表的群体)——探索者。
2、牛文文——成功从媒体人转身成企业家。
3、罗昌平——从马三家到打铁记,从传统媒体到试水新媒体,靠的都是内容立身。
4、裘新——其实在上海滩的媒体圈大大有名,只不过上海媒体领导者多在体制内,大都比较低调,接掌上海报业这个烫手山芋,第一件事就是《新闻晚报》停刊,不容易。
5、刘洲伟——从21出来创业,迎接新挑战。
6、江艺平——退休,一个时代的象征。
7、周忠华——低调接掌商界传媒,潜力。
进入2014年,我开始了自己在传媒业的第二十个年头。
二十年来,我在中国传媒业,由中央而边缘,由报纸而杂志,由甲方而第三方,由采编而兼带经营,看多了潮起潮落,人来人往,这经历恐怕没有第二个人能有。
许多人问我对未来传统媒体的看法,我并没有普遍流行的那种悲观。
我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中都表达过,凭什么其他产业有生有死就正常,中国传媒业就只能只生不死?或者一有生死,便是惶惶如业态的覆亡到来?
这不正常。
我们都会死,我们所作的事也未必做得成,但我相信,即便我们死了,好的传统媒体依然会存续,会发展,这个社会还有需要,当然,如何做好,是另一个问题。
爱伦堡在《人 岁月 生活》中提到过自己写的一首小诗,我很喜欢,觉得很贴切我们传媒业现在的境况:
“干燥的暴风雪使人双目失明,
但我们不用眼睛也看见了,
春天的绿眼。”
我一直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无论社会发生什么变化,把自己选择的事做好,这是对自己最大的安慰也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心中向往春天,虽身陷严冬,也听得见遥远春日的低语轻声。
(后记:自2003年起,我写中国传媒业大事评点,至今也已经写了整整十个年头。
十年中,我以个人的价值判断为指引,对中国传媒业进行分析研判,臧否人物,自然,囿于个人视野和兴趣,选择取舍有偏好有遗漏,正常不过,但努力,自己最清楚。
这些年,每一次推出我的个人盘点,也都会得到读者朋友的鼓励,正是这鼓励,让我坚持了下来。
不过,一个人坚持十年,也算到了摘下久悬的桅灯时候,该结束这一段航程了。
感谢十年来陪伴我、给我鼓励的所有读者,但愿这最后的篇章,不会让你们失望。)
2013年12月31日晚2014年1月1日凌晨
于旭日嘉园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简介:朱学东,《中国周刊》总编辑,曾任《南风窗》总编辑。)
![]() |
(责编:牛宁)
中国传媒 传媒人 传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