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2月08日09:30|来源:海外网|字号:
记者:二位说得很对,春晚无论有多么时尚炫目的包装,说到底,观众最想看的还是节目。如春晚早期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韦唯的《爱的奉献》,还有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等人的小品,并未因当时舞美条件的简陋而逊色,反而成为百看不厌的经典。今年观众中流行这样一句话:男人爱苏菲-玛索,女人爱李敏镐,大家都爱的是匈牙利影子舞团的《符号中国》。这一方面说明今年春晚有亮点,一方面又说明好节目确是乏善可陈。
刘连群:是呀,春晚到底看什么?仪式感形式感的东西要不要有?要有,要红火喜庆,但最重要的还是节目质量。以语言类节目为例,冯小刚说得很清楚,要针砭时弊,相声小品讽刺的功能不能缺失。但观众对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整体上不满意,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创作落后于生活。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多大变化?每天的报纸、电视、网媒传播给人们的信息,决非蔡明的小品《扰民了你》所能反映的;“接地气”只接那些琐碎生活小事是不行的,也要有百姓更为关切的问题。试想,如果你的故事还不如网络上的段子丰富和好笑,观众凭什么要喜欢你呢?文艺作品要有典型性、深刻性,才能打动人心,这可能与春晚多年来的思维定势有关。如歌颂性的节目比讽刺性的节目容易通过;节目必须与春节直接挂勾,说的都是拜年话或演员的自嘲(如今年春晚曹云金的相声)等。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部电影纪录片《春节大联欢》,马三立的相声《开会迷》,在当时文艺政策远不如现在宽松的环境下,它能一针见血地讽刺干部中的官僚主义作风,为何现在反而要躲着走?创作落后于时代和生活,落后于观众的欣赏趣味,观众自然会不满意甚至吐槽了。
张春生:你说得很对,与网络创作不同,传统的创作方式对社会矛盾有一种本能的回避,或者说,创作者缺乏政治上的自信。举例来说,赵本山、范伟的小品《牛大叔提干》,只有两三个人的对话,幽默犀利,直批吃喝风,何其痛快淋漓。现实生活在呼唤着我们,尤其在中央反“四风”的大好形势下,可写的东西很多,不要再为自己设防了!至于今年语言类节目减少,我认为也要辨证地看:一方面大家最爱看的相声小品节目太少令人遗憾,另一方面宁缺勿滥,对太过媚俗的东西说“不”,也是艺术家的勇气与原则。我想,冯小刚做为一名外聘导演,代表了当今社会的一种诉求,今后的春晚仍须坚持这个原则。
记者:今年春晚一些引进节目颇受欢迎,如匈牙利影子舞团表演的《中国符号》,便令人一新耳目。联想到春节期间海外华人过年时,龙灯、狮子舞队伍中加入的西方文化元素,觉得我们这个“地球村”里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是完全可以和谐相处的。
张春生:春晚中加入外来元素是好事,艺术本来就是需要“杂交”优势和大信息量的。春晚舞台既要有民族的气派和特点,又要有一定的世界性,以体现我们的大国地位和文化影响。
刘连群:另外,有些经典的东西还须多下功夫。不要怕重复经典,因为经典是超越时代的。比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片断,今天看来还是有艺术魅力的。还有京剧清唱《同光十三绝》,选题本身很有历史纵深感,完全可以通过这幅画的徐徐展开,表现京剧从“十三绝”以来的传承关系和发展演变过程,可惜编导浅尝辄止,未能挖掘出经典的文化内涵。
(责编:牛宁)
生态工程 看春晚 春晚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