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4年05月12日08:41|来源:海外网|字号:
从三姑六婆的消失,反思我们需要那类的生产体系
目前台湾有七成的生产在医院进行,三成在诊所,仅少数在助产所、或由助产师进行居家分娩。传统在医疗院所生产,必须与其他病患出入同一空间,而大多数的产妇都是健康的人,并无病痛。待产与生产时,往往要与诸多陌生人共享空间,并无留予亲友陪产的空间,很难让待产与生产成为一家人共享的时光,也有碍产妇透过走动、按摩、使用产球、淋浴等方式来减缓阵痛、舒展身体。更可能因为医院科层组织层层分工的方式,产妇往往一路要从检查室,到待产室、经推床转到生产室、再经推床转到恢复室,最后到产后病房,一共要换五个房间,可能换八次床,增加产妇的不便。
经过多年的倡议与讨论,过去有些不合宜的例行性措施,例如对于低风险的健康产妇在待产期执行常规性灌肠、剃毛、禁食、点滴给予、人工破水等等,已逐渐被医界所检讨。然而,还有许多温柔生产与友善生产的措施,台湾还没有普遍施行。例如,在许多文献上提出各种处理待产妇阵痛的措施,包括有人持续的陪伴鼓励、按摩腰背部和脚部、淋浴、身体的放松和视觉想象、调整呼吸节率、下床走动和改变姿势(侧躺、步行、蹲踞、坐姿等)、下床坐生产球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增进舒适,促进有效的子宫收缩,有助于产程进展。
2013年母亲节前夕,台湾妇运的龙头妇女新知基金会(编者按:创立于1982年,前身为“妇女新知杂志社”,在台湾多项妇运议题上扮演开拓和倡导的角色,并以提倡和监督妇女政策、游说立法、推动女性参政、培力女性参与公共事务等作法,逐步改造体制和性别文化。同时也致力于开发妇女潜能,培训民法咨询热线志工,提供婚姻家庭法律的免费咨询及转介服务。),以及立法院几位女性立委,要求政府提供更多“多元友善的生产资源”的要求。生产是女性成为母亲的重要历程,也是检验一个社会是否尊重母亲的重要指标。她们提出,政府在助产人力、生产空间、生产措施的改革上,责无旁贷。在医院人力配置上,要求增设助产师,并在国家所属的医疗院所带头推行优质的生产环境与生产措施,并透过奖励措施给予少数具前瞻性的医师与助产师资源,并在孕产妇手册以及其他生产推广的资源上,提出这些国际上行之已久的友善生产理念。这些团体呼吁,与其浮夸地歌颂母亲,不如从制度面给予这些妇女友善的生产环境、多元的选择。
![]() | ![]() |
(责编:牛宁)
进步史观 产程进展 1933年